首页>>考研资讯>沈阳化工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2月21日可查询

沈阳化工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2月21日可查询

admin 考研资讯 2023-02-16 597

根据教育部和辽宁省招考办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日程安排,现将我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等相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初试成绩查询时间及方式   1.成绩查询时间   成绩查询系统开放时间为:2023年2月21日中午12:00至4月30日17:00。   2.成绩查询网址   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点击“硕士”栏中的“成绩查询”按钮或登录“沈阳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网址http://124.70.108.172:6025/ASPX/Student/StuLogin.aspx)注册后输入登录账号(证件号码)和密码(考生自行设置)进入“沈阳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即可查询考生初试成绩。建议使用火狐浏览器(Firefox)或谷歌浏览器(Google)。   二、成绩复核申请时间及方式   如果考生对初试成绩有异议,可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申请成绩复核。   1.复核内容   内容包括:登分、合分(小题分、大题分、总分),是否漏评,错评。属评卷教师宽严尺度把握等其他问题不在复核之列。   2.申请复核时间   成绩复核申请受理时间为2月21日12:00至2月23日17:00,逾期不再受理。   3.复核办法   考生可于2月21日12:00至2月23日17:00登陆“沈阳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网址:http://124.70.108.172:6025/ASPX/Student/StuLogin.aspx),点击“考生信息服务”中的“成绩复核申请”按要求申请成绩复核,最终成绩复核结果将于3月3日17:00前通过该系统的“成绩复核结果查询”反馈给申请人。   三、联系方式及相关说明   请考生耐心等待国家复试分数线并及时关注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grszs.syuct.edu.cn),查看复试通知。在我校正式发布复试通知之前,切勿提前来校。感谢各位考生的支持与配合。   我校各培养单位、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等信息如下:   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3年2月8日

沈阳化工大学简介:

沈阳化工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地址是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1号街。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024-89388469、89388462、89388470、89389400。

沈阳化工大学(原沈阳化工学院)位于国家级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管理为主的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化工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八五”初期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辽宁省政府与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共建单位,辽宁省石油化工技术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依托高校,辽宁省科技创新与新技术转移推广基地,辽宁省政府省校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辽宁省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全国“挑战杯”高校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始建于1952年,1958年升格为本科命名为沈阳化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辽宁科学技术大学,1962年改回沈阳化工学院隶属化学工业部,1998年划转辽宁管理。学校在划转辽宁管理以前,主要面向行业办学,颇具影响。50年代,学校的知名化学专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王子瑜教授为我国合成染料的研究开发及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80至90年代,先后有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奖,5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部省科技成果奖,产学研成绩突出,荣获了国家科委颁发的“首届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等多项荣誉奖励,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壮大和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撑。学校划转以辽宁管理以后,进一步明确了“立足辽宁、面向行业”的办学思路,不断优化学科结构,积极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学科专业涵盖了化学工业及其相关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部分重点建设领域。坚持特色育人,大力培养理论扎实、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成果,具有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原行业服务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为适应并满足地方与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十一五”期间学校获批更名为“沈阳化工大学”。学校是辽宁省最早完成校区置换建设的两所高校之一。校园毗邻装备制造核心区和化学工业园,融学术、园林、艺术于一体,占地近1500亩,被赞誉为全省最美的校园之一;校舍功能齐备、布置通透、典雅大方,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条件优越,固定资产10亿余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达1.3亿余元,图书馆藏纸质等图书百万册。学校现有16个学院、系。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3000余人,另有独立学院全日制本科生3000余人,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学生5000余人,留学生近百人。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800人。具有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博士及硕士学位教师700余人。教师中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以及辽宁省领军人才、优秀专家、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人才、专业带头人、创新人才等近百人次。聘请名誉教授、兼职教授5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学校现有47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2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工程硕士领域,4个合作培养博士专业。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化学工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应用化学),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新技术转移推广中心,2个沈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辽宁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沈阳市大学科学园等。拥有校内教学实践中心与基地、科研机构等百余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近百个。学校近年累计教学投入达3亿余元,推动了教学工作的有力进行。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6个辽宁省特色与示范专业,18门辽宁省高等教育精品课,3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辽宁省创新与教学团队。《化工原理》、《物理化学》为国家级优秀课,物理化学实验室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室。近年,学校获得了一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立项达百余项。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工程教育,推进素质拓展计划,取得了丰硕的特色育人成果。近年来,连续保持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位居辽宁省高校前列;在全国“挑战杯”大赛中获得国家奖13项,连续5年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挑战杯”高校优秀组织奖,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在全国数学建模、机械设计等大赛中获国家二等奖5项;连续多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生联合会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在“2009-2010中国大学生(普通组)排球优胜赛”中获得冠军等优异成绩。学校积极致力于自主创新,化工过程强化技术领域研究国际领先,化工工艺、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化工过程控制、化学等领域研究国际先进,环境与资源利用、企业管理等领域研究优势突出,取得了一大批在国际和国内有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近年先后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省部级及企业项目500余项。共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国家奖和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一等奖达13项。近5年共发表科研论文40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500余篇,出版著作50余部,取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学校密切结合企业需求,坚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有一大批成果被国内大型企业推广应用,使企业累计多创造经济效益达30多亿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化工行业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辽宁省政府表彰的“辽宁省十年产学研合作十佳范例”有2例为沈阳化工大学所完成。学校近年在国内权威评价机构对全国大学综合实力和学科专业水平排名中位次靠前,处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现已与国外2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构建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体系。学校的发展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重视,80和90年代,胡锦涛、李克强、贺国强等领导同志先后亲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长期以来,学校秉承“强学力行、喻理求真”校训精神,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办学传统,坚持科学与特色发展,各项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当前,学校正朝着建设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