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做好接收2023年推免生工作,加强科学选拔,规范工作程序,保证公平公正,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接收专业和招生计划
我校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生”),具体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见附件1和附件2。
二、申请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取得所在学校2023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五)申请专业符合当年国家及我校规定的报考条件;
(六)申请直博者,除满足以上条件外,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应名列专业前茅,具有博士生培养潜质,并且拟攻读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支教团推免计划一般不能申请直博。
三、申请材料
(一)《宁波大学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附件3),需由考生所在单位盖章并密封;
(二)大学英语六级(或四级)考试证书(小语种的相应水平证书)复印件1份;
(三)大学学习期间获得的各类奖励证明材料复印件各1份;
(四)在校期间取得的学术科研成果(如公开发表论文、出版物等)、发明专利等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各1份;
(五)提供两名及以上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仅限直博生提交,见附件4)。
注:考生参加复试时,须向招生学院提交以上材料,并带上原件以备审验。
四、申请程序与时间安排
(一)申请人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9月25日左右)登陆“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完成信息注册。
(二)申请人在规定时间(9月28日左右)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填报志愿。
(三)10月13日前:招生学院审核确定参加复试名单,发出复试通知,组织复试,最终按复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报送研究生院。具体复试时间详见各学院复试方案。
五、学制、学费与奖助政策
(一)基本学制
1.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2.5-3年,具体见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直博生基本学制5年。
(二)学费与奖助政策
我校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奖助体系以确保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具体详见https://graduate.nbu.edu.cn/zsgz/xxfw/xfyjz.htm。
六、注意事项
(一)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在入学前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或受到处分,将取消录取资格。
(二)申请人应保证其所提供的材料真实,一旦发现申请人弄虚作假,即取消其申请资格、录取资格。
(三)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参加全国统考,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四)直博生入学后即为博士研究生,享受博士研究生待遇。
(五)我校确定接收的推免生均须参加体检(附件5)。
(六)本通知如与国家相关政策不符或国家调整招生政策的,以国家政策为准。
七、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宁波大学研究生院
学校代码:11646
邮政编码:315211
电话:0574-87600226,87609136
网址:http://graduate.nbu.edu.cn
附件1:2023年推免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附件2:2023年直博生招生专业目录
附件3:宁波大学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推免生)
附件4:宁波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
附件5:研究生复试专用体检表
宁波大学简介:
宁波大学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地址是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办公电话0574—87600233
传 真0574-87609301。
宁波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港口城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浙江省宁波市,是浙江省、教育部和宁波市共建高校。校名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学校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十一大学科门类,拥有博士、硕士、学士和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研究生免试推荐权,具有外国留学生、国防生、港澳台和华侨学生招生权,面向全国招生,属国家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学校地势开阔,绿树成荫,白鹭成行,楼宇隽永,是求学治学的极佳场所。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总建筑面积近87.5万平方米,建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现有馆藏图书160万册,电子图书10万GB。拥有8家附属医院和8家教学医院。●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190名,各类研究生4453名,成人教育学生16677名。现有教职工2426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441名,有高级职称人员1005名,有博士学位人员584名。现有中科院共享院士5名,国家“千人计划”4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者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者11名,国家、省突出贡献专家5名,省特级专家1名,“钱江学者”1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入选省“151人才工程”者59名。●“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共12项。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含领域),75个本科专业。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公开视频课、5门国家精品课程、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和3本“十二五”首批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了首批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建有1个省“十二五”第一批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0个“十二五”省高校重点学科,以及2个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11”引智计划地方高校试点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学校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起学校实行按大类招生,一年后学生在培养大类内按“志愿+考核”的原则自主选择专业。该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促进学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