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升本>2022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专升本章程

2022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专升本章程

admin 专升本 2023-03-11 275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2022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招生章程

为做好我校2022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起点升本科教育(以下简称“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自治区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学校全称: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学校标准代码:19127

校 址: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建设路31号(校本部);

包头市青山区林北路北(青山校区)。

办学层次:研究生、本科、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继续教育

办学类型:普通公办高等学校

学习形式:普通全日制

学校简介:学校成立于1958年,在如歌岁月中,一代代包医人秉承“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同心致远、聚力前行,以热血丹心为国家育医学人才,在草原边疆播撒卫生健康的希望。

作为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早建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医学院校,包头医学院在建校当年即招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1959年和1961年,包头市卫生学校和内蒙古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先后并入包头医学院。1965年,改为包头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教育部批准恢复包头医学院。2003年6月,教育部决定包头医学院与包头钢铁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科技大学,2005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内蒙古科技大学分为三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学校冠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学校坐落于有着“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现有东河、青山两个校区。学校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61万平方米。学校现已形成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多层次办学格局和以医学为主,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管理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麻醉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中医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运动康复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全科医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卫生健康学院等16个学院;设临床医学部,统筹协调10个临床医学院和1个精神卫生学院临床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34所,其中2所为直属附属医院,社区卫生实践基地11个。有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8个、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7个、法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0个,还有其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6个。

学校面向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级各类学生13000余名。开设22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5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预防医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地方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学校自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并重,突出内涵式发展。现有国家临床医学重点专科1个,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先学科5个、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学科4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教育系统重点学科4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教育系统重点(培育)学科2个。建有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4个,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实验室2个,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重点(培育)实验室1个,内蒙古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校内设转化医学中心1个,校级研究所(室)30个。

十三五期间,学校共获批科研项目1463项,其中国家级67项目、自治区级417项;科研项目经费总额达7770余万元;获批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经费16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74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07篇,被SCI等收录的高水平论文284篇(SCI收录257篇),出版专著131部。获自治区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获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计18项,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6项,包头市科技进步奖7项、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9项;获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99项。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至2020年末,学校有教职工1054人,其中专任教师658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48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40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07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1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12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2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人选32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23人、创新创业团队10个、青年创新创业人才6人,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1人,内蒙古自治区“111”人才工程1人。享受包头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包头市拔尖人才6人,包头市“鹿城英才”工程创新创业团队2个、创新创业人才18人、领军人才1人、常规个人6人、专项推选个人2人,包头市青年创新创业人才2人,包头市“5512工程”创新团队8个、领军人才26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教坛新秀奖获得者10人,内蒙古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2个。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与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俄罗斯普里沃尔茨基研究型医科大学、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医学院、泰国格乐大学、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中草药联合研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

学校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波光粼粼的井坪湖、阐释生命真谛的生命园、培育职业精神的南丁格尔园、集观赏性与教育性为一体的药用植物园以及造型各异的主题雕塑,无不展现着“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医学人文魅力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情怀。学校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2019年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校园。

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杰出校友人才辈出。建校以来,广大教师和校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秦文斌教授在国内首次发现血红蛋白A2现象,在国际上被称为“秦氏现象”,于1978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荣获先进科技工作者奖。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高长青为代表的优秀校友,赢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赞誉。1985届校友王文瑞、1996届校友马建新、2006届校友史占华,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在7万余名毕业生中有科技工作者,有卫生健康行业的领军人才,也有商界精英,但更多地是扎根祖国大地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默默奉献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他们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青春的包医正以昂扬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学校将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重点,突出“临床与公卫融通、中医与西医结合、现代医药与传统医药并举”的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努力把学校建成区域性一流高等医学院校。

招生计划:以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公布数据为准。

外语语种要求:语种不限。但入学后,本科各专业仅开设英语、日语、俄语教学,建议其他语种考生谨慎报考。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对各专业的要求执行,除“意见”中规定的六类疾病不予录取外,报考医学类各专业肢体严重残疾者、色盲、色弱者不予录取。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斜视、嗅觉迟钝、口吃等疾病的考生不宜就读医学类各专业。

学生入学后按规定对其进行健康复查,如发现不符合教育部高招中体检要求或在体检表中未能真实反映出实际情况,弄虚作假者,取消入学资格。

录 取:

1.录取原则:我校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公开程序、公平竞争、公正选拔、择优录取”的原则。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基础上,统考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录取规则:

①免试考生录取。

获奖免试考生专业志愿录取。根据考生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华人民共和国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二、三 等奖或金、银、铜奖的顺序依次录取,同一赛项、同一等级获奖考生个人奖优先于团队奖录取,同为团队奖以获奖名单中个人排名优先顺序录取。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业志愿录取。学校依据《包头医学院2022年退役大学生免试专科升本科招生工作方案》和考生在我校参加的专业技能综合考查的结果,综合考生志愿、服役期间表现(烈士子女、烈士配偶、服役期间立功授奖、参战、服役年限等设为优先录取条件)、在校期间成绩等情况,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②专项计划考生录取。学校根据录取规则及各专业报名情况,单独划定分数线,按专项计划考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高于普通考生同专业的最低录取线分数。

③普通考生录取。考生的公共课与专业课成绩之和,在普通考生招生计划内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当排序成绩相同时,按专业课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如专业课成绩也相同,依次以思想政治理论、语文基础、计算机基础、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成绩排序高分优先录取的原则。

成绩查询:学校将专业课成绩报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后,由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将公共课和专业课总成绩汇总。我校志愿考生可登录所报学校本专科招生信息网查询成绩,如对本人考试成绩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交复核申请,具体流程届时请关注上述网页通知。逾期不再受理。

最低控制分数线由自治区招委会办公室根据招生计划划定,并在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公布,敬请随时关注。

招生专业: 2022年开设的专升本招生本科专业有:运动康复、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中医学等7个专业。其对应专科专业详见《内蒙古自治区 2022 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考试招生对应专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专业指导目录》,考生可登录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官网或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查询)。

专升本学制:运动康复:两年;      临床医学:三年;      护理学:两年;          药学:两年;

医学检验技术:两年;  医学影像技术:两年;  中医学:三年。

学费标准:按内蒙古发改委、财政厅、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收费标准执行。

住宿费标准:6人间:1000元/学年.人

奖学金及助学贷款:

1.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1000元/年、二等700元/年、三等500元/年。

获奖人数比例:一等为学生人数的5%、二等为学生人数的10%、三等为学生人数的15%。

2.单项奖学金:1000元/年/人,用于奖励在学业成绩、精神文明建设、体育、文娱和宣传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3.助学贷款、助学金等助学措施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和我校相关政策执行。 学校设有多种奖助学金:(1)国家奖学金;(2)国家励志奖学金;(3)国家助学金;(4)学校奖学金;(5)社会奖助学金;(6)自治区奖学金;(7)自治区励志奖学金。同时学校设有多种勤工助学岗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通过各种勤工助学活动改善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颁发学历证书种类: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严格执行学历学位证书有关规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和《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高等学校学历证书规范管理的通知》(教学〔2002〕15号)中的相关规定,在普通专升本学生学历证书上注明“在本校××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字样、“学习起止时间按入本科实际时间填写”)

联系方式:电    话:0472-7167734;7167741(传真)

邮政编码:014040

电子邮件:byzhaosheng@yeah.net

包头医学院招生信息网:www.btmc.edu.cn/zsxxw/

微信公众号:包医招生就业处(byzsjyc)

本招生章程由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负责解释。

包头医学院

2022年3月24日

内蒙古科技大学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地址是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大街7号 邮编 014010。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0472-6896222;。

建国初期为了发展钢铁工业,1954年国家在包头兴建钢铁基地—包头钢铁公司。这颗“草原明珠”的诞生,急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为适应形势的发展,1956年2月,重工业部决定在包头成立“重工业部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重工业部包头建筑工程学校”。1957年4月,冶金工业部决定包头钢铁工业学校与包头建筑工程学校合并,成立“冶金工业部包头工业学校”。1958年9月,冶金工业部决定,包头工业学校与包头钢铁公司大学筹备组合并成立了“包头工学院”。1959年6月,包头工学院更名为“包头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2月,冶金工业部决定,包头钢铁工业学院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2000年3月,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2008年6月,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09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整体验收。同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及其冶金工程、矿业工程2个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至此,我校正式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内蒙古科技大学已发展成为以冶金、采矿、煤炭、稀土为特色,以工科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术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设有16个学院,1653名专任教师精心培育着两万多名全日制在校生。教师中,正高级职称215人,副高级职称552人,具有硕士、博士以上学位者占80%以上。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9人;内蒙古“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乌兰夫基金奖获得者、内蒙古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内蒙古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内蒙古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内蒙古“草原英才工程”人才等100余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建立了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200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学校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首批完善学分制改革学校,为学生提供弹性学习和跨学科专业选课等多种措施,形成了有利于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学校充分认识到大众化高等教育与以前精英高等教育的不同,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已获教育部批准的冶金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三个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学校的基础教育优势和企业的实训优势,与安博教育集团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了服务外包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的模式;实行专业多方向和转专业制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学校重视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课程建设,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5个自治区品牌专业;9个自治区教学团队,27个校级教学团队;45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93门校级精品课程;9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训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近年来,有23项教学成果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取得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116项。学校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五年来,承担科研项目总数2246项,国家级项目234项,其中973计划课题1项,863计划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项,国家公益性环保科技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9项,科研经费总额5.46亿元。形成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SCI、EI、CPCI收录论文1549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2项;出版学术专著136部、教材178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2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3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8项;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科技创新奖3项;成果转让28项,特别是“富稀土、铌、萤石稀选尾矿微晶玻璃及制造方法”专利技术被批准为该类材料国家标准,该成果以技术控股方式实现了成果产业化。2008年被自治区政府评为“科技创新先导型大学”,2010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013年我校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事)业单位。学校现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2个、自治区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2个、自治区高校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地1个、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学校牢固确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根据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整体推进、分层实施、重点突破、注重特色”的原则,以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平台为重点,推进学科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截至目前,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7个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10个校级重点学科、6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与此同时,学校十分重视社会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深化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制度的改革,加强了导师队伍的建设,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目前研究生在籍人数2193人。学校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并设有《李保卫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内蒙古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少数民族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专项支持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我校学生平均每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奖励150余项。2010年我校荣获全区“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冠军;2011年我校获得第七届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二名;2012年我校再次蝉联“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冠军,2013年我校获得第八届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二名,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一项。此奖项创造了我校参加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最好成绩。2013年5月,我校建成了内蒙古科技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大学生创业。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合作,将其作为提升学校办学与科研水平、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和在国内外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名望的重大战略之一。先后与包头钢铁集团公司、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太原钢铁集团公司等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北京大学、国家钢研总院、有色研究总院、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与科研院所,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比利时、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师资培养、科技合作、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长、短期合作关系;聘请、邀请李冠兴、杨叔子、顾秉林、陈立泉、彭苏萍、薛其坤等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海因里希∙罗勒博士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做兼职教授并开展学术交流;选派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出国进修、培训、执行科研合作项目、参加国际会议等;实施来华留学生教育,招收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语言生和交换实习生等来我校学习,传播中华文化,已有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蒙古、韩国、约旦、印度等国家60余名长、短期留学生在我校学习;同时,为我校出国留学师生做好国外学习生活工作等咨询及宣传服务,即时报导我校国际交流合作最新动态与出国留学信息,我校已有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达50余人次。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年举办多场就业双选洽谈会和专场招聘会,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在巩固扩大冶金、煤炭两大行业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中铁、中建、电力、化工、电子信息、食品、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新的就业领域,全方位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沉淀,学校与包括神华集团、包钢集团、宝钢集团、中建集团、中冶集团、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中国稀土高新人才市场、昆山人才市场等在内的2500多家大型重点企事业单位和人才服务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学校就业市场的稳定发展。学校根据用人单位需求,与企业采取定向招生、订单培养等多种合作模式联合培养毕业生。2009年开始连续多年与济钢集团签订4+1培养合作项目;与天津鑫坤泰集团签订3+1培养合作项目;与奇瑞汽车集团签订本科3+1培养项目、高职1+1+1培养项目;与大连安博教育集团合作建立“大学生就业促进工程-大连实习实训基地”,并于2012年开始与大连安博教育集团联合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方向)专业本科生。在2000年和2009年教育部两次就业工作先进评选中,学校均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殊荣;2009年,我校跻身“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成为同时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与“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的全国22所高校之一。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11月,我校作为全国三所高校之一在教育部网络视频会议上做典型发言。2012年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全区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荣誉称号。2007年学校被列为“中国大企业集团重点招聘学校”;2005年以来,学校在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连续10次被评为第一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位居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前列。我校毕业生以“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为自治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各类人才数万余名。作为内蒙古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正在大力推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的管理体制改革,并秉承“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校园精神和“百炼成钢”的校训,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而奋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