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专升本招生章程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为了保证青岛恒星科技学院2021年专科升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学院和考生合法权益,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字〔2021〕3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考试录取办法的通知》(鲁教学字〔2017〕21号)的有关要求,结合学院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专科升本科工作。
第二条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招生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面衡量考生德、智、体、美,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三条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专科升本科接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全称: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学校代码:13015
第五条 学校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588号
邮编:266100
第六条 学校类型: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第七条 办学层次:本科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八条 学校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院招生工作。设立招生录取纪检监察组,监督招生录取工作。
第九条 招生办公室为学校招生的常设机构,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规章,具体负责学校招生的组织实施及日常工作。
第四章 招生计划
第十条 招生专业及计划:具体分专业招生计划以省教育厅公布的为准。
第十一条 招生计划通过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院招生简章、学院网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第五章 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第十二条 招生对象
1. 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专科毕业生。
2. 具有山东省户籍的退役大学生士兵。
第十三条 报考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
2. 身体健康。
3. 专科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专科学习期间受到记过或留校察看纪律处分,但报考前已解除处分的。
4. 2021年8月底前取得普通专科毕业证书。
5. 应届专科毕业生须通过毕业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评获得学校推荐资格,或通过报考高校的专业综合能力测试获得考生自荐资格;应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经省级以上扶贫机构认定的)均具有报考资格;应往届退役大学生士兵(指专科在校生或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后退役人员)均具有报考资格。
第六章 招生录取
第十四条 高校推荐考生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依据考生4门公共基础课总成绩、所报志愿和分专业招生计划,按照平行志愿规则投档录取。
第十五条 自荐考生如果达到报考我校有关专业投档分数线,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依据考生4门公共基础课总成绩、所报志愿,按照平行志愿规则投档,以增列计划方式录取。未达到报考我校有关专业投档分数线的自荐考生不予投档录取。
第十六条 免试生、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录取办法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及省招生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专科学习期间有记过、留校察看纪律处分且报考前未解除处分的,2021年8月底前未取得普通专科毕业证书的,取消录取资格。
第十八条 录取结果通过主管部门规定的渠道和学校招生信息网公布,并向考生寄发录取通知书。
第六章 其它
第十九条 学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学成本等情况确定收费标准。退费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学校通过奖、贷、助、补、免等多种资助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奖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资助条件和标准由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5部门《山东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鲁财科教〔2020〕15号)以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新生入校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按有关规定对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若发现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违纪行为,取消学生入学资格,不予注册学籍。
第二十二条 录取入学后不得转专业,按教学计划修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颁发教育部认可的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的内容填写有“在本校专科起点××专业本科学习”,学习时间按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实际时间填写;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学校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规定的内容如果与上级有关文件规定不一致,则按教育部及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我院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相关事宜。对以我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我院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由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联系方式
考生咨询电话:0532-86667370
录取咨询电话:0532-86667366
传真:0532-86667365
网址:http://www.hx.cn
E-mail:hx@hx.cn或86661234@hx.cn
通信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588号 邮编:266100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简介: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地址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588号; 邮编:266100 。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学院咨询电话0532-86661234 4000-111-588。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简介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建于2001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四个学科门类的应用技术型民办高等院校。学校设汽车学院、印刷学院、信息学院、建筑学院、物流学院、经济学院、商务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健康学院、教育学院、航空学院、传媒学院、育才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有印刷工程、网络工程、机械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流工程、舞蹈表演7个本科专业和印刷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航空服务、服装设计、会展策划与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等39个普通高职专科专业。★地理位置学校处于青岛东部高校园区核心位置,东有海上第一名山崂山,西有李村河公园;东邻中国海洋大学,南邻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北邻海军潜艇学院、青岛电大和青岛世博园,距青岛黄金海岸景点石老人海水浴场仅有10分钟车程,门前公交车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校园环境、设施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08亩,校舍建筑面积35.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6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71.67万元。学校建有教学楼、讲学厅、图书馆、实验楼、数据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万人体育场、标准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舞蹈房、健身房;设有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餐厅、医务室、超市、浴室、邮局等教学和生活服务设施;建有电子电工、计算机、网络、汽车、印刷、护理、航空、机械、服装等18个实验实训中心,114个实验实训室和101家大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有纸质图书87.7万册,电子图书1680GB,各种期刊656种;7个大型书库,3个期刊阅览区,8个电子阅览室,阅览座位1757个;校园网与国家教育科研网络相连接,可直接在网上进行电子信息文献检索、阅读;学校有教学科研计算机2699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200个,网络多媒体教室108间;建有金园丁广场、名人苑广场、月亮湖、太阳湖等文化休闲场所,青春馨苑、书山学海、五行广场等人文景观。★师资力量学校实行专家治学、名师执教。有专任教师55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7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23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学校聘请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省内外本科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95人来校任教;聘请行业精英、能工巧匠担任实践课教师、参与编写特色教材,形成一支规模稳定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特色学科与专业优势专业群5大类:机械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类、土建类、艺术类;省级特色专业5个:印刷工程(本科专业)、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电脑艺术设计、印刷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青岛市重点建设专业1个,校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公关与沟通、三维动画制作,校级精品课程33门。★教学、科研成果2009年至2013年,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承担行业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9项;受企业委托并被企业采用的技术服务咨询报告7份;获得专利授权12项;有6个软件获国家版权局授予的软件著作权。2009年至2013年承担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有42部教材和5部专著公开出版,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420篇。2013年11月学校“联盟化校企对接、一体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处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鲁教科鉴字[2013]第90号),专家鉴定意见认为该模式在校企合作办学应用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4年,学校教师发表论文54篇。出版教材五部,教材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辅助教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制造技术基础》。汽车学院周桂莲教授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制造技术基础》,获2014年山东省职业院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本年度申报和承担科研课题6项。其中,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课题2项,课题名称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析”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课题名称为“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证研究”;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课题名称为“反对“四风”问题有效途径研究”;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课题1项,课题名称为“青岛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研究”。★学生活动及奖助学情况学校尊重学生个性,支持学生特长发展,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安排最强的师资、最好的设施设备支持专业性社团建设。学生在课余活动中培养了专业兴趣,锻练了实践、创新能力。学校36个学生社团,近年来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科技竞赛获奖共计141项,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全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36项、优秀奖16项,各类市级奖项45项。学校全年设置9个主题月、84个全校性专项活动。先后获“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文明校园”、“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青岛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3年来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活动获奖:国家级2项、省级2项、市级17项,校级75项;获省级集体荣誉2项、青岛市集体荣誉2项、李沧区集体荣誉3项;学生21人获省级奖励,26人获市级奖励;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学生资助政策,规范奖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采取措施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与实习基地共建校外助学岗位,每年有近2000名学生得到奖励和帮助。★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办学经验,先后与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和滨州医学院结成帮扶对子,与莱姆顿学院,美国凯泽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互访、学术交流等活动。2015年成功输送15名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赴韩国印象大学留学,打开了与国外高校进行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等合作项目的局面。★办学特色“行校对接、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实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以专业兴产业,以产业促专业,专业、产业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实行“行校对接、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实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机制(“五个一”工程):开设一个专业,依托(举办)一个企业,对接一个行业,建设一批校企合作基地,参加(举办)一类技能竞赛,创新成果通过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鉴定。学校印刷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获18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五全”育人体系学校开设“道德讲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感恩教育”为核心,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传统“孝”文化为切入点,以“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为目标,大力倡导“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理想、职业技能)与“四心”(仁爱之心、诚信之心、孝敬之心、责任之心),获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精神文明工作办公室联合授予的“2013年青岛市道德讲堂示范单位”称号。学校的“五全思政教育法”,荣获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跟踪服务的就业体系学校建立“跟踪两年,服务终身”的就业工作体系,狠抓学生就业满意率,在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创业基地的同时,出资50万设立恒星学子创业基金,开展创业帮扶。学校还建立“恒星创业园”、恒星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组建“创业导师团”帮助学生就业、创业,成为青岛创业大学首批“创业工作站”(2014年4月)。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2014年达99.95%,得到央视教育频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及社会各界的肯定,被誉为“就业率、就业质量双高院校”,荣获“最佳品牌就业奖”、“品牌教育最佳就业奖”。2011年10月山东省人社厅对学校就业工作进行评估,认为学校“探索出了一条服务社会、贴近市场、务实有效、独具特色的民营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