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升本>2021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专升本招生简章

2021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专升本招生简章

admin 专升本 2023-03-11 264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简章(院校代码:13684)

一、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一)招生对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且具培养前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校招生体检要求,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报考:

1.具有广东省户籍的普通高校应、往届专科毕业生。

2.具有广东省户籍,在报名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含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毕业证书落款日期在2021年2月2日前)。

3.非广东省户籍,就读广东省普通高校的应届及在择业期内(毕业两年内,下同)的往届专科毕业生。

4.非广东省户籍,在广东省参加普通高考被外省普通高校录取并就读的应届及在择业期内的往届专科毕业生。

5.报考退役士兵类别的,需符合户籍、学历等相应报考条件,且为普通高校专科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高职(专科)学业后报考的人员。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5〕3号)有关精神,实行招生计划单列。

6.报考建档立卡类别的,需符合户籍、学历等相应报考条件,且必须为省级以上扶贫管理部门登记在册人员。广东省户籍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为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登记在册,2021年有建档立卡资料的考生(以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提供的数据为准);外省户籍建档立卡的考生,原则上应为国家层面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之外的各类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

2.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3.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4.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其他人员。

二、报名方式、时间及报考费

考生报名时,须认真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及上传相关材料,并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及材料的真实性。考生如凭无效证件或其他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证件报名,一旦发现,取消考生报名资格,已录取考生取消其报名及录取资格。

(一)报名方式

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报名。具体如下:

1.预报名。2021年1月25日至28日(共4天)为网上预报名时间,考生通过互联网登录报名系统进行预报名,阅读相关报考规定、要求,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录入报名信息,绑定手机号,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官微(gdsksy)小程序采集相片,上传资料,获取预报名号并设定密码。逾期不再办理预报名手续。  

(1)考生须自行进行在线专科学历学籍验证。

已取得专科毕业证书的往届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在报名系统“专科学历验证”模块输入专科毕业证书信息,进行专科学历验证,由系统反馈验证结果。验证结果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学历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考生须自行前往学信网(https://www.chsi.com.cn/xlrz/index.jsp)网上申请专科学历认证,报名后续流程请参见第(5)点中第②项。

尚未取得专科毕业证书的普通高校应届专科毕业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在报名系统“专科学籍查验”模块输入本人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等信息,进行专科学籍查验,由系统反馈验证结果。验证结果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学籍查验“不通过”的考生,不予报考。

考生在报名前可以根据本人专科毕业的实际情况提前办理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以下简称学历认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以下简称电子注册备案表)。

(2)在广东省参加普通高考,就读外省普通高校的应届专科毕业生。预报名时须自行进行在线专科学籍验证,在填报信息获取预报名号后,还需在专科学历学籍验证界面上点击“验证专科录取信息”按钮进行普通高校专科录取信息验证,由系统反馈验证结果。验证结果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验证结果为“通过”的考生才能上传报名资料供审核;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考生(考生报考的姓名、身份证号与专科录取时的不相符),可咨询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联系电话:020-89338633。

(3)参加自学考试且已获得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合格成绩,符合毕业条件,已成功办理2020年12月毕业手续,但未领取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毕业生可以报考,在预报名时填报信息获取预报名号后,点击“自考毕业情况验证”,由系统反馈验证结果。验证结果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验证结果为“通过”的考生才能上传报名资料供审核,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考生,不予报考。

   (4)考生须将以下资料扫描或拍照上传至“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报名系统”(须确保资料真实、完整、清晰),供报名审核:

①户口本(首页、本人姓名页)。

②已取得专科毕业证,但报名系统学历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考生还必须上传专科毕业证书、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

    ③报考退役士兵类别的,考生还须上传:A.义务兵退出现役证;B.属于往届毕业生的,须上传专科毕业证书;C.服义务兵役期间荣立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高职(专科)退役士兵考生,须上传立功登记表、立功证书等证明资料。

④非广东户籍报考建档立卡类别的,考生还须上传有关建档立卡的证明资料。

⑤符合加分照顾政策的,考生还须在报名结束前上传相应的获奖证书等证明资料。省招生办审核后,普通专升本录取前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示符合加分资格的考生名单。

⑥考生须依据《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体格检查表》的规定,自行前往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体检,填报志愿开始前将体检结果上传至报名系统中(体检表有效期: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

(5)资料审核。

①考生上传的资料由省招生办在网上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分为“通过”“待验证”和“不通过”3种,不通过的将反馈不通过的原因,1月30日18:00前完成所有预报名考生资料审核。审核结果为“不通过”的考生,根据不通过的原因,须在1月31日18:00前上传补充资料,逾期未上传补充资料的,视为放弃报名。

考生选报了我校自行组织命题的专业综合课的,由我校负责对考生报名资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考生提交省招生办进行复核。

    ②考生预报名时学历验证结果为“不通过”,且在报名期间还未获得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的考生,可选择“申请补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阅读并签订“补报资料承诺书”后,审核时将考生设置为“待验证”,设置为“待验证”的考生可以交费。考生须将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上传至报名系统,由省招生办审核,上传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31日。逾期未提交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的考生,将被取消报考资格,不予打印准考证,不安排考试。

    ③报名系统中,“考生类别”中的“退役士兵”、“荣立三等功以上的退役士兵”选项,是指按教学厅〔2015〕3号文件精神,可以享受计划单列和免试入读政策的考生,考生必须按规定选择,并按规定上传相关资料。

2.选择考试科目。考生须认真查阅招生简章和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要求》(下称《专业目录及考试要求》),详细了解招生专业的相关要求。按拟报考专业的学科门类选择专业基础课科目;对于专业综合课,考生要结合自身拟报考专业实际,选择报考省统考或院校自行组织命题科目,也可同时选择报名参加1个省统考科目组和1个院校自行组织命题科目进行考试。

3.确认报名。2021年2月2日17:00为报名交费截止时间。

   (1)考生可通过报名系统自行查看审核结果,审核结果为“通过”或“待验证”的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交费,确认报名资格。

   (2)交费成功的考生才能参加编排考场座位、打印准考证;未交费的考生视为放弃报名资格。

(二)报考费

报名考生需交报考费40元/科。已成功报名(交费成功)的考生,若放弃报名,原则上不予退回报考费。

三、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

(一)2021年普通专升本考试科目共设4门,分别为2门公共课、1门专业基础课、1门专业综合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每科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满分值100分;专业综合课每科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满分值200分。

公共课为政治理论和英语2门。

专业基础课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分设的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进行设置。

专业综合课分省统一命题和院校自行命题两种。部分专业的专业综合课实行省统一命题考试,其他省级统考没有覆盖的专业,我校自行组织命题。自行组织命题的专业综合课在省招生办规定的统一时间举行考试,考试时间安排在省统考科目后。

广东省2021年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对应的专业综合课详见《专业目录及考试要求》或报名时登录报名系统查阅。

(二)省统一考试科目的考生考场座位统一编排管理。为了适应网上评卷的要求,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编排考场和座位号,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报名系统自行打印考生准考证。

(三)省统一考试科目的考试要求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教育部专科升本科同一层次的要求编写确定,详见《专业目录及考试要求》。

(四)我校自行组织命题科目的考试要求由我校编写确定,详见相关科目考试大纲。

(五)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时间为2021年4月10日(星期六)至11日(星期日)两天,具体安排见下表:

 

广东省2021年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时间表(北京时间)

   项目    

日期

上午

下午

时间

科目

时间

科目

4月10日

8:00-10:00

政治理论

15:00-17:00

专业基础课

10:30-12:30

英语

 4月11日

9:00-11:30

专业综合课

(省统考)

15:00-17:30

专业综合课

(招生院校自行组织

命题)

音乐表演、音乐学(师范)专业的专业综合课由我校自行组织,考试时间请留意我校通知。

四、录取批次及类别设置

2021年普通专升本设置提前批、普通批、建档立卡三个录取批次。我校在普通批、建档立卡批二个录取批次有招生计划。普通批为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的专业。建档立卡批次仅限建档立卡考生报考,在普通批次录取完成后进行投档录取。

退役士兵考生仍实行单独划线、单列计划,在相应批次投档录取,根据最低控制分数线,按考生志愿进行投档后,增加计划录取。

五、招生计划及专业

2021年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

批次

专业组号

专业号

专业名称

专业
基础课

专业
综合课

备注

普通批

001

001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概论

设计基础

仅限美术类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

普通批

002

002

音乐表演

艺术概论

专业技能面试

仅限音乐类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

普通批

002

003

音乐学(师范)

艺术概论

专业技能面试

仅限音乐类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

普通批

003

004

药物制剂

生理学

药剂学

1.仅限药学相关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2.符合条件者授理学学士学位

普通批

004

005

社会工作

民法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普通批

005

006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普通批

006

007

金融学

经济学

金融学

普通批

007

008

电子商务

管理学

电子商务概论

普通批

008

009

行政管理

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普通批

009

010

会计学

管理学

基础会计学

普通批

010

011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普通批

011

012

工商管理

管理学

市场营销学

普通批

011

013

市场营销

管理学

市场营销学

普通批

012

014

旅游管理

管理学

旅游学概论

录取后可选择高尔夫管理、旅游产业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模块课程

普通批

013

015

物流管理

管理学

物流学

普通批

014

016

劳动与社会保障

管理学

社会保障概论

普通批

015

01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高等数学

电子技术基础

仅限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

普通批

015

018

通信工程

高等数学

电子技术基础

仅限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

普通批

029

019

自动化

高等数学

电子技术基础

仅限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

普通批

016

02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高等数学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仅限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

普通批

016

021

软件工程

高等数学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仅限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

普通批

017

02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高等数学

机械制图

仅限机械工程类、材料工程类、仪器仪表类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

普通批

018

023

车辆工程

高等数学

材料力学

仅限汽车、机械类相关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

普通批

019

024

制药工程

高等数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

仅限药学相关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

普通批

020

025

应用化学

高等数学

基础化学

普通批

021

026

汉语言文学

大学语文

汉语言文学学科基础

仅限汉语语言文学类相关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

普通批

022

027

英语

大学语文

英语基础与写作

1.仅限英语、商务英语、英语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2.录取后可选择英语教育、商务英语模块课程

建档立卡批

023

028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建档立卡批

024

029

金融学

经济学

金融学

建档立卡批

025

030

行政管理

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建档立卡批

026

031

会计学

管理学

基础会计学

建档立卡批

027

032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建档立卡批

028

033

工商管理

管理学

市场营销学

建档立卡批

028

034

市场营销

管理学

市场营销学

 

录取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六、志愿填报

2021年普通专升本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考试成绩公布后,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按院校专业组模式进行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的具体安排和要求在考试成绩公布后请留意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相关通知。

七、录取

(一)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年度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情况,按考生类别、学科门类分别划定四门考试科目总分和专业综合课最低控制分数线。

(二)省招生办在划定的两条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根据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考生四科总分和院校专业组计划1:1比例,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我校在投出的考生中按照以下排位规则择优录取,不跨院校专业组录取或调剂。

考生成绩排位规则如下:

1.不同学科门类和不同科目组(含省统考科目组和院校自命题科目组)分开、单独排位。

2.根据考生四科总分(含加分)从高到低确定投档位序。四科总分(含加分)相同时,比较四科总分(不含加分)高低,高者优先。

四科总分(不含加分)仍相同时,按以下原则进行排序:

第一位序,比较专业基础课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二位序,比较公共课中政治理论科目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三位序,比较公共课中英语科目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四位序,比较专业综合课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五位序,单科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

(四)符合退役士兵报考条件,且在服义务兵役期间荣立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考生,可申请免试入读。  

(五)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有关高校保送录取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3号)精神,符合上述相应报考条件的高职应届毕业生,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界技能大赛(World Skills Competition)”中获奖的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可以保送录取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考生须按省招生办规定向我校提交相关资料申请保送生资格,我校经审核同意后,按规定进行公示,并向省招生办进行备案办理录取手续。

(六)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以下简称建档立卡)考生实行计划单列,单独录取。

(七)2021年普通专升本继续实行征集志愿。在正式投档录取结束后,若因上线生源不足、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等原因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省统考专业,视情况进行征集志愿录取。专业综合课为我校自行组织命题的招生专业不参加征集志愿录取。

八、收费标准

被录取考生入学收费标准:

普通类专业:

学费:26000元/生﹒学年,住宿费:2500元/生﹒学年(不含水电费);

艺术类专业:

含视觉传达设计、音乐表演、音乐学(师范)专业。

学费:29000元/生﹒学年,住宿费:2500元/生﹒学年(不含水电费)。

九、普通高校专升本在校学习期间的管理

(一)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我校在新生入学时将对新生专科学历进行复核,复核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插入本科专业三年级学习,并按《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拟更名珠海科技学院)学生管理规定统一管理。复核未通过的不予注册学籍,并按规定取消入学资格。

(二)新生入学后,我校将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进行体检复检工作。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及教育部《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函》(教学司函〔2010〕22号)要求执行,复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三)本科插班生为国家任务生,秋季入学,全日制脱产学习。插班生入学后,我校在学生学籍注册后3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进行入学复查。复查中发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形的,确定为复查不合格,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十、联系方式与地址

部门:招生与就业处

地址:珠海市金湾区草堂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图书馆行政区一楼

邮编:519041    电话:0756-7626272

网址:http://zsb.jluzh.edu.cn/

 

吉林大学简介:

吉林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地址是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12。该院校是一所985院校,该院校是一所双一流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0431-85168305 0431-85166420。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年,吉林大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学校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汽车和农机为优势和特色,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第十八集团军卫生学校。1948年与北方大学医学院合编为华北医科大学,1951年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9年更名为吉林医科大学,1978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医学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长春地质专科学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成立东北地质学院,1958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1997年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原长春邮电学院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信息通信类工科高等学校。学院于1947年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55年更名为长春电信学校,1960年更名为长春邮电学院,是一所办学条件较为完善、学科新、发展势头较好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类人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1992年更名为农牧大学,1999年更名为军需大学,是一所以军事兽医教育和军事后勤教育为特色的高等军事学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军事后勤人才。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9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3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6568人,其中教授2058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186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4人(双聘15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8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5人,国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者32人。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新一轮“985工程”学科建设项目2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1个,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23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等高新技术成果。吉林大学是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现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全日制学生68957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24021人,本专科生43024人,留学生1802人,进修生110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81037人,其中成人本专科生14595人,网络本专科生66442人。学校对外交流广泛,校际合作紧密,已与美国、德国、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7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先后与德国图宾根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韩国高丽大学等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建立了校际关系。校科技园已被确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积极引导和推动科技产业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健康发展。组建成立吉林吉大控股有限公司,统一规范管理学校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面推进学校全资企业的改革,建立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长春电信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吉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科技公司正在悄然崛起。吉林大学校园占地面积611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348万平方米。现有6个校区7个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新铺设的光缆和计算机网络把所有校区连为一体,使网上办公、远程教育等更加便捷。学校在珠海市建珠海校区,占地面积5000亩。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698万册,已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藏书馆。经教育部批准建设在我校的CALIS东北地区中心为全国七大中心之一。吉林大学已成为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呈现出更加广泛的发展前景。到2020年,学校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