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升本>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2023年“专转本”招生简章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2023年“专转本”招生简章

admin 专升本 2023-03-11 319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2023年“专转本”招生简章

一、学校性质

1.学校全称:江苏科技大学

2.招生代码:1264

3.办学地点: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江苏省张家港市长兴中路8号)

4.办学类型:公办

二、学校概况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4个,本科专业71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

三、招生计划与要求

详见《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2023年“专转本”专业计划表》。招生计划及专业要求以省教育厅公布为准。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2023年“专转本”专业计划表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报考类别

计划类别

计划数

学费(元/年)

020101

经济学

财经类

普通批次

66

5200

120204

财务管理

财经类

普通批次

66

5200

020101

经济学

财经类

退役士兵

4

5200

120204

财务管理

财经类

退役士兵

4

5200

120103

工程管理

管理类(文)

普通批次

30

5720

120201

工商管理

管理类(文)

普通批次

35

5200

120103

工程管理

管理类(理)

普通批次

30

5720

120201

工商管理

管理类(理)

普通批次

30

5200

120103

工程管理

管理类(理)

退役士兵

10

5720

120201

工商管理

管理类(理)

退役士兵

5

5200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

普通批次

60

5800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

退役士兵

10

5800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类

普通批次

60

5800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工程类

普通批次

30

5800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类

退役士兵

10

5800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工程类

退役士兵

10

5800

 

四、选拔对象及条件

1.选拔对象为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按规定程序正式录取的,在本省各类普通高校的专科三年级在籍学生(含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学生、2020年春季和秋季入学的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学生);普通高职(专科)录取后及在校期间从江苏省应征入伍,退役复学后的三年级在校学生,以及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当年从江苏省应征入伍,退役一年内的毕业生(含服役期间取得毕业证的),经有关单位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审核后可参加相关高校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转本”招生。

2.针对上述两种选拔对象采取两种选拔方法:普通高职(专科)学生“专转本”实行全省统一考试选拔的办法;退役大学生士兵免于参加文化课考试,须参加由接收高校组织的职业技能综合考察,实施方案另行印发。

3.获2021年、2022年、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省赛一等奖或国赛二等奖以上普通高职(专科)在校学生,以及2022年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一等奖或国赛铜奖及以上普通高职(专科)在校学生(创意组限团队成员前3人中的项目负责人或专利第一发明人,创业组限团队成员前3人且有股权的核心成员)可录取本科,须参加全省统一的“专转本”考试。

4.报名条件为:(1)思想品德较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2)修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能正常毕业;(3)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考虑到疫情影响,2022年12月份之前取得的江苏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仍符合报名条件)。

专科就读期间确因疫情原因导致未能正常报名参加全国或江苏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如需参加2023年“专转本”考试,须向其所在高校提出书面申请并签订承诺书,由其所在高校审核申请人实际情况。情况属实的可先报名参加2023年“专转本”考试,如被本科院校录取,须在2023年本科入学前取得2023年上半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未取得相关证书的“专转本”新生接收院校不得办理入学手续。

五、转入与培养

1.全省统一考试结束后,由省教育厅统一划出录取资格线,我校根据公布的计划和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省教育考试院负责组织录取和监督。

2.省教育厅对录取结果进行审核和注册,并办理相关学籍变更手续。

3.“专转本”新生凭专科毕业证书和录取通知书等材料到我校办理入学手续,未取得专科毕业证书的“专转本”学生,不得办理入学手续。“专转本”学生统一转入本科三年级学习。

4.普通高校“专转本”学生学费与我校同专业学生实行相同标准。

5.我校单独为“专转本”学生组建班级。

六、学籍管理与就业

1.“专转本”学生不得转专业和转学。

2.“专转本”学生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规定的,享受与我校本科生同等待遇。

3.“专转本”学生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将颁发我校毕业证书,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专转本”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按照国家规定填写。

4.“专转本”学生毕业时,按国家有关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执行。

七、收费标准

根据价格部门核定的学费标准进行收费,详见《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2023年“专转本”专业计划表》。住宿费为1500元/年/生。

八、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511-84401065

监督电话:0511-84402287

学校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长兴中路8号

邮政编码:215600

电子信箱:zsb@just.edu.cn

招生网址:http://zs.just.edu.cn/

 

江苏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2年12月

江苏科技大学简介:

江苏科技大学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地址是江苏镇江梦溪路2号。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0511-84401065。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为船舶工业、国防工业和蚕业服务,形成了船舶、国防、蚕业三大特色,形成了本、硕、博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工、管、农、文、理、经、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的大学。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源自1933年诞生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大公职业学校,经历了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等时期,1970年迁至镇江,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学校设有14个学院,5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类型,其中工程硕士有10个培养领域。拥有1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2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4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建设专业;近年来获得9门省级精品课程,先后获省级一、二等教学成果奖多项。学校办学条件优良,现有镇江东、南、西3个校区(南校区为独立学院——南徐学院)和张家港校区,占地2500余亩。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140余名,教授141名,副教授307名。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8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人选等达112人次。学校现有纸质图书168万多册,电子图书53万多种。学校主办有《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蚕业》、《蚕业科学》等公开出版学术刊物。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开发型高等工程实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研究生2600余人(含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通本科生21900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我校设立了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在校国防生295名。学校享有“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形成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相互紧密结合的科研工作格局。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国防军工课题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研究课题。“十一五”期间,获国家级项目67项、省部级项目176项,获得科技经费4.48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3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交流论文8520篇;合作参与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项,获得专利授权205项。学校积极争取科研基础平台建设项目,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条件,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省级科技服务平台项目、1个省级技术转移中心、3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学校不断拓宽办学途径,积极开展教育、科技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海军政治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等国积极开展合作科研和合作办学。与江南造船集团公司等一批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校成立了有100多家单位参加的合作发展委员会。英国劳氏船级社、日本常石造船株式会社、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熔盛重工集团、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学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20多项,年奖助学金总额近1700万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连续19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连续10年被评为江苏省和谐校园,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展望未来,江苏科技大学将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大力弘扬“船魂”精神,努力达到本科教学一流、优势学科一流、应用技术先进的办学水平,努力成为中国船舶工业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学术交流中心之一,为“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的长远战略目标而奋斗!地址:江苏镇江梦溪路2号(212003)招生办电话:0511—84401065招生办传真:0511—84428179E-mail:jkdxsc@126.com网站:http://202.195.195.14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