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2020年河南省专升本录取情况
安阳师范学院2020年河南省专升本录取情况
专业代码 |
专业 |
最高分 |
最低分 |
类别 |
04 |
金融学 |
221 |
214 |
普通类 |
08 |
法学 |
178 |
169 |
普通类 |
15 |
教育学 |
210 |
111 |
普通类 |
17 |
学前教育 |
217 |
182 |
普通类 |
18 |
小学教育 |
234 |
193 |
普通类 |
28 |
应用心理学 |
225 |
167 |
普通类 |
4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186 |
172 |
普通类 |
5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8 |
185 |
普通类 |
54 |
物联网工程 |
229 |
166 |
普通类 |
57 |
土木工程 |
186 |
173 |
普通类 |
93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177 |
149 |
普通类 |
94 |
工程管理 |
157 |
133 |
普通类 |
97 |
市场营销 |
175 |
145 |
普通类 |
98 |
物流管理 |
168 |
140 |
普通类 |
99 |
会计学 |
198 |
175 |
普通类 |
A1 |
财务管理 |
181 |
163 |
普通类 |
A4 |
人力资源管理 |
197 |
170 |
普通类 |
A7 |
行政管理 |
158 |
131 |
普通类 |
B1 |
旅游管理 |
171 |
147 |
普通类 |
B2 |
汉语言文学 |
224 |
215 |
普通类 |
B9 |
广播电视编导 |
250 |
203 |
普通类 |
C2 |
英语 |
215 |
208 |
普通类 |
D7 |
音乐表演 |
253 |
213 |
普通类 |
D8 |
音乐学 |
231 |
223 |
普通类 |
E3 |
美术学 |
234 |
195 |
普通类 |
E7 |
视觉传达设计 |
219 |
192 |
普通类 |
E8 |
环境设计 |
232 |
187 |
普通类 |
04 |
金融学 |
126 |
126 |
退役大学生士兵 |
08 |
法学 |
152 |
136 |
退役大学生士兵 |
18 |
小学教育 |
126 |
126 |
退役大学生士兵 |
5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71 |
147 |
退役大学生士兵 |
54 |
物联网工程 |
138 |
85 |
退役大学生士兵 |
93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149 |
112 |
退役大学生士兵 |
94 |
工程管理 |
93 |
82 |
退役大学生士兵 |
A1 |
财务管理 |
157 |
96 |
退役大学生士兵 |
A4 |
人力资源管理 |
142 |
91 |
退役大学生士兵 |
04 |
金融学 |
208 |
195 |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
17 |
学前教育 |
185 |
174 |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
18 |
小学教育 |
195 |
185 |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
5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94 |
184 |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
57 |
土木工程 |
187 |
175 |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
93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147 |
139 |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
94 |
工程管理 |
149 |
132 |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
98 |
物流管理 |
148 |
134 |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
99 |
会计学 |
174 |
169 |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
A7 |
行政管理 |
109 |
109 |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
B9 |
广播电视编导 |
203 |
203 |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
安阳师范学院简介:
安阳师范学院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地址是河南省安阳市弦歌大道436号。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0372-2900135;0372-2900136;0372-2900137;0372-2900138。办学历史安阳师范学院位于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市,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阳师范传习所。此后历经平原省立安阳师范学校,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几易其名,多次整合,2000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安阳师范学院。2007年11月,学校以同类院校并列第一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办学条件学校占地1909亩,建筑面积83.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59亿元,图书文献202万册。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134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54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912人。学科门类学校现设20个学院,2个教学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开设1个硕士专业、6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教学科研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获批4个河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1人获批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9名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3名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创业大赛、“挑战杯”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开办了“卓越教师实验班”,满足学生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一批高水平大学开展了外派交流生活动。2010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29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58项,国家社科基金18项,教育部项目27项,有297项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出版学术著作244部,发表学术论文4447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2339篇。学校建有河南省“2011计划”汉语海外传播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河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汉字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宗教问题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甲骨文信息处理、中美智能信息处理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感知数据智能处理国际合作基地、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化学节能材料开发与应用、先进机器人研发)、河南省硅材料光伏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光伏并网发电)等省级研究机构。公开出版的《殷都学刊》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刊,发行到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入选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期刊)、教育部名栏建设和全国社科规划办资助工程。经河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开展双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学校。目前,我校开展双学位试点工作的专业共有7个,分别是金融学、行政管理、教育学、英语、会计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奖励资助奖学金类:我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总金额500多万元。(1)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不分等级每人奖励8000元。(2)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不分等级每人奖励5000。(3)学校奖学金:评选比例为学生人数的4%,获奖学生不分等级每人奖励2000元。助学金类:我校设有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补助等多项资助,总金额近1800万元,受助面达学生总数的30%。(1)国家助学金:具体标准分三档,分别为每生每年3500元、3000元和2500元。(2)校内勤工助学金近80万元。就业考研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校生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综合能力强。本科生就业率和硕士研究生考取率处在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荣获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高等院校、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目前,10万余名毕业生活跃在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地方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外合作学校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优势,大力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把汉语国际推广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与学校对外开放相结合、与教师培训相结合、与平台建设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在汉字文化研究、汉字文化海外传播、汉字文化体验等方面探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近年来,先后派出216名教师、志愿者到美国、德国、意大利、泰国、约旦、尼泊尔等国进行汉语教学,并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加拿大荷兰学院等国外高校进行实质性合作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