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升本>2021年安顺学院专升本招生章程

2021年安顺学院专升本招生章程

admin 专升本 2023-03-11 262
安顺学院2021年“专升本”招生章程

第一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高等教育“专升本”工作的通知》(黔教函〔2021〕6号)、《省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黔招考普〔2021〕5号)的规定,结合安顺学院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选拔对象及报名条件

(一)选拔对象:我省普通全日制高职(专科)2021年应届毕业生,且截止2021年8月31日取得当年应届普通专科毕业资格(获得毕业证书),或具有我省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

(二)报名条件:思想品德良好,身体健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校期间未受纪律处分;修完普通全日制高职(专科)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学业成绩合格且能如期毕业。

第三条招生计划

安顺学院2021年“专升本”分专业招生计划以省教育厅下达为准,详见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第四条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安顺学院“专升本”招生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制定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工作的政策和规定,讨论和决定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工作中的重大事宜。

(二)安顺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学校“专升本”招生的日常工作。

(三)安顺学院教务处负责“专升本”专业考试的命题、考务及评卷等工作。

(四)安顺学院纪委、监察室对“专升本”专业考试和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

第五条报名时间及报名办法

(一)2021年3月25日-29日

(二)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在毕业院校报名,毕业院校负责审查考生报名信息以及毕业专业是否符合招生院校的报考要求,同时组织本校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到当地市(州)招生主管部门指定的报名点办理网上报名手续。考生填报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并对其负责。

(三)退役士兵凭身份证、高职(专科)毕业证和《义务兵退出现役证》到毕业院校办理报名手续,毕业院校负责审查其相关证件和报名信息,具体要求按黔教函〔2021〕6 号文件执行。

第六条考试

(一)文化统一考试由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组织实施。具体要求按黔招考普〔2021〕5号文件执行。

(二)专业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咨询电话等于2021年4月20日前在安顺学院招生网站上向考生公布。

(三)填报安顺学院“专升本”志愿且文化统一考试成绩上线的考生于2021年5月22日持身份证、高职(专科)毕业证(毕业院校证明、《义务兵退出现役证》)、准考证到安顺学院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者,准予参加专业考试。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得参加专业考试,所填报专业志愿无效。

(四)专业考试由安顺学院教务处组织实施,考试时间为5月23日。考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第七条专业考试划线原则

我校专业考试合格分数线划线原则是,分科类不分专业按不超过招生计划数2 倍的比例划定专业考试合格分数线。

第八条录取原则

(一)安顺学院“专升本”录取工作在贵州省招生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进行,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安顺学院不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作为招生中介。

(二)安顺学院根据“专升本”专业招生计划和考生填报的志愿,在文化考试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双上线的基础上,按合计总分(合计总分=文化考试成绩+专业考试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至额满为止。如果合计总分相同,按文化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文化考试成绩再相同,按数学(语文)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分数线上生源不足时,接收补报志愿考生。对不符合“专升本”有关规定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三)退役士兵录取工作,按照黔教函〔2021〕6 号文件执行。

(四)安顺学院“专升本”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考生的体检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省招委、省教育厅、省卫计委、省残联关于做好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的通知》(黔招委〔2020〕1 号)规定执行。“专升本”学生入学后将进行体检复查,不符合体检要求者,将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处理。

(五)安顺学院“专升本”录取结果由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和安顺学院招生网站面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其他

(一)语种:安顺学院“专升本”各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但一经录取,进校后均以英语为外语语种进行教学。

(二)入学:经安顺学院录取的“专升本”学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持《录取通知书》及有关证件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以书面形式向安顺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请假。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三)复查:“专升本”学生入学后,学校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复查,对不符合录取条件或有舞弊行为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报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备案。复查合格者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学籍注册。

(四)待遇:“专升本”学生享受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招收的同一专业普通本科生的待遇,其学费、住宿费等执行同样的标准。

(五)收费:严格按照贵州省物价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及标准执行。“专升本”学生在安顺学院就读期间,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各级奖助学金或困难资助。

(六)毕业:“专升本”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或修满学分者,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发给国家承认学历、经教育部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安顺学院毕业证书,并以此具印。符合学士学位授予规定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条本章程由安顺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一条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851)33245016

招生监督电话:(0851)33413024

通讯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学院路25号

邮政编码:561000

学校招生网:http://zsgzw.asu.edu.cn/

安顺学院简介:

安顺学院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地址是地址:贵州省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学院路25号 邮编:561000。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0851-33413084 0851-32214752。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安顺学院安顺学院是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的一所公办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迄今已有70余年办学历史。学校坐落于闻名中外的黄果树瀑布以东40公里处的甲级开放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贵州历史文化名城——安顺,校园占地面积79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校区内有面积达700余亩的校园内陆湖——娄湖,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50万册,电子期刊数据库15个,教学实习实训基地70余个。学校依山傍水,绿树掩映,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建校以来,学校恪守“安道乐学,顺理笃行”的校训,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抓机遇、提速度、上台阶”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和开放办学之路,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校现设有人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法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化学化工学的元、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农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等14个教学学院,开办有4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专业涵盖了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73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688人,其中教授34人、研究员1人、研究馆员1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55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职工276人(其中博士、在读博士49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3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2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教育厅学科带头人3人,教育部评估中心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1人,安顺市市管专家12人,市中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9人,贵州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1人,受聘担任省内外高校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有客座教授、兼职教授60人,外籍教师2人。学校建有贵州省首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特殊教育学)、省级重点学科1个(思想政治教育)、省级“特色专业”2个(特殊教育专业,地理科学专业)、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无机化学,思想政治教育,地理学,应用心理学);有省级社科研究机构1个(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省级学会1个(贵州省屯堡研究会)、省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安顺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1个(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基地)、省级特殊教育培训中心1个(贵州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功能材料与资源化学实验室)、省级教学团队2个(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团队)、校级研究中心3个(安顺试验区发展研究中心,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所,心理健康指导与研究中心)及附属高级中学。学校以“贵州省屯堡研究中心”、“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基地”、“贵州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安顺试验区发展研究中心”、“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为平台,紧紧围绕贵州省“十二五”时期实施工业强省及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结合黔中经济区建设,整合研究资源,形成了一支强势的科研队伍,不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项目、省长基金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高层次人才特助项目等多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多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和入选SCI、EI、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数据库或核心刊物。经历了70多个春秋,学校共向社会输送数万名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人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建功立业。如今,新一代安顺学院人正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立足黔中,融入贵安,面向全国,服务地方,以文、理、教育学科为主,经、管、法、史、工、农、艺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质量优良,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综合性本科院校。(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15年3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