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升本>2022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专升本考试招生简章

2022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专升本考试招生简章

admin 专升本 2023-03-11 27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2022年“专升本”考试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学校成立于2002年6月,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确认,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湖南旺湘科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校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长沙市,校区环境优美,校舍幽静。

学校举办高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建设高校。历经60年的发展,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已成为一所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富有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2022年“专升本”招生考试

 

 一、招生对象

1.遵纪守法,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2.在我省普通高校全日制高职(专科)就读且2022年6月30日前能取得毕业证书,并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进行了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的应届毕业生;或我省普通高校全日制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

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在校及入伍期间受到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且在报名前还没有解除处分的。

(2)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仍处于停考期的。

 二、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时间为3月10日至3月15日,所有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专升本信息平台注册并填报志愿。考生按照《湖南省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本对应专业指导目录》相关规定,填报1所本科高校的1个对应本科专业。其中,申请竞赛获奖免试的考生须填报获奖赛项相对应的专业,填报其他专业的需以普通考生身份参加我院组织的考试及录取,不享受免试政策。

 三、考试

2022年专升本考试招生由我院自行命题、自行组织考试,按照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相关规定加强考务规范管理。

1.考试科目

学院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制定专升本考试办法。各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均为3门,所有考试均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2.考试时间

具体考试时间在学院官网另行发布。

3.考试地点

具体考试地点详见考试准考证。

 

四、录取

学院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管理机制组织开展录取。具体录取规则参照学院2022年专升本考试招生章程。学院官网地址:https://swxy.csuft.edu.cn/

 

招生专业

 

2022年我校“专升本”考试招生专业如下表,招生计划将在省教育厅下达后在学院官网另行公布。最终以“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信息管理平台”发布的为准。

 

 

 


专业介绍

经济学院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经济学院开设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3个本科专业,2400多名在校学生。学院紧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不断加强本科教学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改善专业师资等办学条件,多年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毕业生。

金融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经济管理素质,能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保监会、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社会保障部门、基金公司、各类商业银行、精算事务所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银行业务、保险管理与营销以及证券投资分析、企业融资筹资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够在经济贸易部门、外贸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经济管理及国际经济政策研究的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管理学院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管理学院开设会计学、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注册会计师等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为引领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有会计综合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等多个校内实训基地;与万豪国际集团、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践实习基地。

会计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会计、税务、审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具有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财务软件实务操作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在中小型制造企业、成长型企业服务业以及金融企业等胜任会计核算、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申报、出纳、财务咨询及审计等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中高端复合技术人才。

财务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备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会计、税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财务管理能力、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财务软件实务操作能力、数据预处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在上市公司、金融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成长型企业以及服务业等胜任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咨询、管理会计、会计核算、税务申报及审计等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中高端复合技术人才。

旅游管理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形势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基础。通过与国际酒店集团、国内知名旅游企业、景区的合作,培养能适应新形势、在奢华酒店、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规划公司、旅游咨询公司和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

本专业在系统讲述企业管理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劳资关系等六大模块实践知识的学习,重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旨在为企事业单位及人力资源咨询机构培养从事人力资源招聘、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培训、办公室文秘等工作的,具备一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市场营销

本专业按照“知识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三个维度,通过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案例教学、模拟实训教学等教学模式,培养具备管理、经济、市场营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Department of Media and Art Design

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风景园林等7个本科专业。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视觉传达设计

本专业通过用设计的手段,将事物以能被眼睛看到的形式传达出来,以满足人的某种需求,主要包括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插画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国际化视野、能适应专业快速发展需求,了解视觉传达设计流程与方法、熟悉设计行业发展新趋势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环境设计

本专业以室内设计为特色,结合建筑、景观、家居家饰等环境要素,积极拓展国际教育和文化交流,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国际化视野、能适应专业快速发展需求、了解项目管理流程与方法熟悉环境设计新趋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

本专业开设以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特效制作技术、纪录片创作、晚会导演、综艺节目编导等为核心的传统媒体课程;以新媒体传播与实务、全媒体节目制作等为核心的新媒体运营课程。培养能在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新媒体机构及政府宣传部门从事新闻传播、宣传策划、节目制作、新媒体运营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风景园林

本专业培养具备空间形态营造、生态环境改善、风景园林美学等风景园林基本理论基础拥有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等方面知识能力能在规划设计机构、科研院所、管理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风景区、城市景观、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风景园林建筑、旅游游憩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保护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信息与工程学院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信息与工程学院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3个本科专业。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对接区域经济始终瞄准国际前沿的办学方向。在省内信息工程领域一直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已成为湖南省信息产业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基地之一,学科地位、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综合实力均位于全省独立学院同类专业前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开发以及计算机系统集成与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软件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在IT企业或者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电子信息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面对电信国际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国际化高等I程技术人才。

 

语言文化学院 

Department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

语言文化学院开设英语、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学院秉持“以学生为中心,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应用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英语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语言技能,熟悉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拓宽并掌握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经贸、科技情报、涉外工程、文化、教育、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

 

五、招生咨询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丁字湾街道 

学院官网:https://swxy.csuft.edu.cn

电话咨询: 15580885809(黄老师)

           13874904482(李老师)

           18867354557(朱老师)

           18569476528(向老师)

           18156917818(虞老师)

           18612481905(谢老师)

           15386418710(邓老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简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地址是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招生咨询0731—85623099;8562309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林业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等学府。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湖南省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均获“优秀”。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巍巍绿色学府辉煌五十春秋学校坐落于湖南省会长沙,下设20院1系1部。校园占地面积2230亩,建筑面积101.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8亿元,设备总值3.18亿元,藏书277万册,办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等公开出版刊物。办学55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现已建设成为一所立足中南、面向全国,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富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了14万多名高级专门人才。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学校现有教授202人、副教授577人,博士生导师117人、硕士生导师485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3人,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名单,1人入选湖南省“百人计划”,8人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名单,1人获“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2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学科优势明显科研成果丰厚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拥有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1个湖南省家具家饰工业设计中心、1个竹业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近几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其中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948”计划、国家攻关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3项;省部级项目522项;其它项目1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5项;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8000篇,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228部。已推广和转化的成果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新增产值达200亿元。人才培养优良教学效果显著学校现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67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国家管理的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湖南省特色专业。现有各类在校学生近4万人,学术氛围浓厚,学风严谨朴实,人才培养质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近几年,学生在各类活动、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447项,省部级奖励1066项。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专业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区域主要在北京、上海、深圳、厦门、杭州、南京等大中城市与珠江三角洲一带,他们现已成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和技术骨干,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国际合作广泛交流活动频繁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荷兰、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挪威、瑞典、德国、奥地利、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几年,来校学习外国留学生283人次,我校向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韩国输送了490多名留学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