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财经大学专升本招生计划的通知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要求和精神,2022年我校将继续开展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简称“专升本”)的工作。
一、招生专业、计划与要求
类别 |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总计划数 |
普通计划数 |
免试计划数 |
学费参考(元/年) |
英语要求 |
备注 |
文史类 |
0016 |
浙江财经大学 |
001 |
英语 |
100 |
95 |
5 |
5300 |
无 |
浙江财经大学杭州下沙校区。 |
文史类 |
0016 |
浙江财经大学 |
002 |
汉语言文学 |
101 |
96 |
5 |
5300 |
无 |
浙江财经大学杭州下沙校区。 |
经管类 |
0016 |
浙江财经大学 |
003 |
金融学 |
45 |
45 |
0 |
6000 |
无 |
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就读。 |
经管类 |
0016 |
浙江财经大学 |
004 |
信用管理 |
30 |
30 |
0 |
5300 |
无 |
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就读。 |
二、报名与填报志愿
报考、志愿填报政策按照《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2年选拔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工作的通知》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执行,详见:https://www.zjzs.net/moban/index/8a11f1537dbbbc06017dfb1c6f7e0f16.html。
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招生政策详见《浙江财经大学2022年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招生简章》。
三、考试安排
1.考试科目:
招考类别 |
考试科目 |
文史类 |
大学语文、英语 |
经管类 |
高等数学、英语 |
2.各科分值:满分均为150分。
3.考试日期:2022年3月26日,上午考高等数学、大学语文(9:00~11:30),下午考英语(14:30~17:00)。
4.考试组织。考试由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管理,各设区市教育考试机构具体组织实施,考点设在设区市。考生于考前一周内登录报名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前1天,考生可熟悉考场。
四、录取与学籍管理
1.录取工作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招生高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体制。
2.最低控制线
评卷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各类别计划的一定比例,分别划定录取最低控制线。
3.投档办法
按8个招考类别分别对考生总分排序,并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志愿(高校+专业)顺序检索,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高校和专业,即投档到该高校该专业。投档比例原则上为1∶1,同分考生一并投档。
4.学校根据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其中明确“学校可以不予录取”、“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的,我校原则上按不录取执行。新生入学后须进行体检复查。
5.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路18号浙江财经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310018;
联系电话:0571-87557456 87557480;
传真:0571-89878890;
QQ咨询群:959699642;
招生网址:http://zs.zufe.edu.cn
浙江财经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2022年2月18日
近三年录取分数参考
类型 |
专业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文史类 |
英语 |
239 |
251 |
227 |
汉语言文学 |
234 |
244 |
218 | |
经管类 |
金融学 |
233 |
241 |
/ |
信用管理 |
235 |
235 |
/ |
浙江财经大学简介:
浙江财经大学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地址是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0571-87557460、87557461、87557462、87557463 87557464、87557465、 87557466、87557480。浙江财经大学概况浙江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浙江财经学院,1991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有下沙、文华和长安3个校区,占地2300亩,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现有15个学院,2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3个研究院,51个研究所,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近25000人(其中独立学院学生近万人)。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6.7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亿元,建有专业实验室63个。图书馆有中外文数据库70余个,自建有诺贝尔经济学奖文库、财苑文库、浙商文库3个特色库,纸质藏书245万余册,中外文现刊2112种,电子图书200余万种,电子期刊近3万种。学校拥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学和统计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MBA)、会计、金融、保险、税务、资产评估、公共管理、国际商务等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1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浙江省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设有45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1个省重点专业、6个省优势专业,9个省新兴特色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精品课程,14部国家级教材、44部省级重点教材,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是全国首批31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之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42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53人,正高级职称教师15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2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师资总量的5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职教师总量的48%。学校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21人(其中包括重点资助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2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3人;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8人,省高校教学名师5人,省教坛新秀7人,省师德先进个人5人。另聘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100余人。学校先后有4位教师的独著或合著成果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近年来,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6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8项;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招标课题1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2项、国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8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和其它省部级项目474项,哲学社会科学类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位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学校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扩大学生修读双专业双学位和优秀学生、特长学生转专业的比例。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现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85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关系,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等国际交流,举办ACCA、CGA、中美市场营销专业、中加会计学专业、中英金融学专业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全面实施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障。近5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科技竞赛中共获国际级16项,国家级100项,省级1200余项,学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浙江财经大学秉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之校训,坚持“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尊重人才、教授治学”,正在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发展战略,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数据截止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