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广陵学院2021年“专转本”招生简章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2021年“专转本”招生简章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简介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坐落于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世界美食之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位于两个国家级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地域,三面环水,园林式校园智能化、生态化、开放化、人文化交相辉映。学院创办于1998年,200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独立学院。
学院现设有文法系、经济管理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土木电气工程系、化工与医药系、旅游与艺术系、基础部等7个系(部),3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在校生12000余人。学院在专业建设、授课师资、图书资料、教学实验设施等方面,充分共享扬州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各专业第一主任均由扬州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承担,其中专业主讲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65%以上。
办学理念先进,培养特色鲜明。自1999年招生以来,学院依托扬州大学的教育教学资源,采用全新的办学机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探索创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路径,积极推进产教学研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院积极实施本科专业品牌化建设与提升工程,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打造“一系一品”,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推动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学院先后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箱包设计大赛等比赛共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300余项、省市级奖项600余项,其中获“互联网+”、“挑战杯”国赛、省赛金、银、铜奖。
教育管理规范,培养质量优异。学院坚持从严治院,形成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服务至上与文化熏陶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特色。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学生自行组织社团44个;全年开展“成才在广陵”科技文化节、学生社区文化节、建筑文化节、服饰与皮具文化节、护士文化节、文法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院连年被评为江苏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学院开展与扬州大学等学校的交流学习计划,入校成绩优秀的学生,将有机会交流学习4年;在校生全部课程平均学分绩点符合要求的,将有机会交流学习半年。学院注重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和交流,经过多年的开拓和积累,学院已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等十多所国外院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学生交流的合作渠道。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现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特等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其他多种社会奖助学金,年发放金额近1100多万元。
就业平台宽广,社会声誉良好。学院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学生考研考证,专门设立24小时开放的考研自修室,学院每年毕业生考取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杜伦大学、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比例不断提高,2020年学院考研录取率达到11.16%。近年来,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70多个,学院毕业生录用到国家公务员队伍、国家基层项目、各级事业单位达10%。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省内独立学院前列,目前有毕业生在联合国总部、中国石化集团、东方航空公司、中国电信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作,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达97%,2020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97.40%。学院社会美誉度与日俱增,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和有关高等教育专家的充分认可,得到了行业企业的充分信任,被评为“2019年江苏省十佳网络口碑本科高校”。
百年扬大坚苦自立,活力广陵开拓创新。在迈向新的历史征途中,让我们一起携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探索面向未来应用型人才成长、适应创新创业创造发展的智能教育生态,为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2021年“专转本”招生章程
一、学校名称: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二、招生代号:1921
三、招生批次:普通批次
四、招生计划及对报考者专科阶段所学专业要求:
报考 类别 |
专业 代号 |
专业名称 |
计划数 |
学 费 (元/学年) |
对报考者专科阶段所学专业等要求 |
文科类 |
01 |
法学 |
50 |
14000 |
5208环境保护类、 6206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 6301财政税务类、 6302金融类、 6303财务会计类、 6305经济贸易类、 6306工商管理类、 6306H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 6601新闻出版类、 670110历史教育、 670115思想政治教育、 670201汉语、 670202商务英语、 670203应用英语、 6703文秘类、 6801公安管理类、 6802公安指挥类、 6803公安技术类、 6804侦查类、 6805法律实务类、 6806法律执行类、 6807司法技术类、 6901公共事业类、 6902公共管理类 |
0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5 |
14000 |
6301财政税务类、6302金融类、6303财务会计类、6305经济贸易类、6306工商管理类、6307市场营销类、6308电子商务类 | |
03 |
汉语言文学 |
50 |
14000 |
510118农业经济管理、510119农村经营管理、 5903食品药品管理类、6301财政税务类、6302金融类、6303财务会计类、6304统计类、6305经济贸易类、6306工商管理类、6401旅游类、6403会展类、6503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650401文化创意与策划、650402文化市场经营管理、650403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6601新闻出版类、6602广播影视类、6701教育类、6702语言类、6703文秘类、6805法律实务类、6806法律执行类、6901公共事业类、6902公共管理类、6903公共服务类 | |
04 |
会计学 |
25 |
14000 |
6301财政税务类、6302金融类、6303财务会计类、630402统计与会计核算、6305经济贸易类、6306工商管理类、6307市场营销类 | |
理工科类 |
0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0 |
15000 |
5301电力技术类、5302热能与发电工程类、 5303新能源发电工程类、5404建筑设备类、 5502水利工程与管理类、5503水利水电设备类、5602机电设备类、5603自动化类、6101电子信息类、6102计算机类、6103通信类 |
0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5 |
14000 |
6301财政税务类、6302金融类、6303财务会计类、6305经济贸易类、6306工商管理类、6307市场营销类、6308电子商务类 | |
07 |
环境工程 |
45 |
15000 |
510104 现代农业技术、510106 生态农业技术、510108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510113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510114 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510203 森林资源保护、510205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510206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510209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510212 林业调查与信息处理、510304 动物防疫与检疫、510305 动物医学检验技术、520101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5202 地质类、520405 油田化学应用技术、520508 煤化分析与检验、520701大气科学技术、520703 应用气象技术、5208环境保护类、5209安全类、530205电厂化学与环保技术、530308农村能源与环境技术、5306非金属材料类、530702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530706 建筑材料生产与管理、5406市政工程类、5501水文水资源类、550207 水务管理、5504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560112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5701生物技术类、5702化工技术类、580405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590103 食品质量与安全、590105 食品检测技术、590107 食品营养与检测、5902 药品制造类、590501 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670108 化学教育、690207 质量管理与认证 | |
08 |
会计学 |
25 |
14000 |
6301财政税务类、6302金融类、6303财务会计类、630402统计与会计核算、6305经济贸易类、6306工商管理类、6307市场营销类 | |
0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0 |
15000 |
5404建筑设备类、 5601机械设计制造类、 5602机电设备类、 5603自动化类、 560501船舶工程技术、 560502船舶机械工程技术、 560601飞行器制造技术、 5607汽车制造类、 6001铁道运输类、 6002道路运输类、 6003水上运输类、 6006城市轨道交通类 | |
10 |
水利水电工程 |
30 |
15000 |
520202水文与工程地质、 520301工程测量技术、 520303测绘工程技术、 520304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520305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 520307测绘与地质工程技术、 520310地理国情监测技术、 530101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530102供用电技术、 53010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530106水电站机电设备与自动化、 530109水电站与电力网、 530111农业电气化技术、 540301建筑工程技术、 540303土木工程检测技术、 540304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5403H土建施工类(中外合作办学)、 5405建设工程管理类、 5405H建设工程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 540603给排水工程技术、 5501水文水资源类、 5501H水文水资源类(中外合作办学)、 5502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5502H水利工程与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 5503水利水电设备类、 5503H水利水电设备类(中外合作办学)、 5504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 5504H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中外合作办学)、 600307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 | |
11 |
土木工程 |
45 |
15000 |
520502矿井建设、540102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540103古建筑工程技术、540106园林工程技术、540202村镇建设与管理、540301建筑工程技术、540302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540303土木工程检测技术、540304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540501建设工程管理、540502工程造价、 540504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540505建设工程监理、540601市政工程技术、540603给排水工程技术、600104铁道工程技术、600110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600111高速铁道工程技术、 600202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00204道路养护与管理、60060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 |
12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0 |
15000 |
5301电力技术类、5302热能与发电工程类、5303新能源发电工程类、5304黑色金属材料类、5305有色金属材料类、5306非金属材料类、5307建筑材料类、5601机械设计制造类、5602机电设备类、5603自动化类、5604铁道装备类、5605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5606航空装备类、5607汽车制造类、5701生物技术类、5702化工技术类、6101电子信息类、6102计算机类、6103通信类 | |
13 |
园林 |
50 |
15000 |
5101农业类、5102林业类、510312草业技术、 5401建筑设计类、5402城乡规划与管理类、 5405建设工程管理类、5406市政工程类 |
注:招生计划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数据为准
五、选拔对象
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按规定程序正式录取的,在本省各类普通高校的专科三年级在籍学生(含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学生),经有关单位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审核后可参加“专转本”全省统一选拔考试。
六、报名条件
1.思想品德较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修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能正常毕业。
七、报名办法
1.报考“专转本”的学生要根据自己在专科阶段所学专业情况,对照我校公布的专业及专业对考生专科阶段所学专业的要求,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所划分的十二个学科门类,在本学科门类中选择报考相同或相近专业,每生最多可填报五所院校的五个专业;
2.申报“专转本”的考生,由考生推荐高校根据报考条件、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资格审核。
八、选拔规则
基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
1.对符合报名条件,考试成绩达到省教育厅划定的录取资格线的考生,按照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比例调阅考生档案;
2.对专业志愿符合专业选拔要求的考生,充分尊重考生的专业志愿填报顺序,按高分到低分顺延录取;
3.对不符合我校对专科所学专业要求、专业基础课不符合招生要求的可以不予录取;对未取得专科毕业证书的“专转本”学生,不予办理入学手续;
4.“专转本”录取结果经省教育厅审核和注册,由我校向推荐学校寄发录取通知书,并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学籍变更手续。
九、办班地点与收费
1.“专转本”学生按专业安排在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就读(扬州市邗江区邗江南路199号);
2.“专转本”学生统一转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本科三年级(2019级)学习;
3.“专转本”学生按专业单独组建新的班级进行教学;
4.2021年“专转本”学生按照价格部门核定的学费标准进行收费,同我校2019级在校生标准收取(详见“四、招生计划及对报考者专科阶段所学专业要求”)。
十、学籍管理与毕业
1.经江苏省教育厅审批被我校录取的“专转本”学生,凭专科毕业证书和录取通知书等材料,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逾期不报到,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专转本”学生不得转专业和转学;
2.“专转本”学生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规定的,享受我校其他本科生同等待遇;
3.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和江苏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专转本”学生毕业时由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颁发毕业文凭和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毕业证书内容按照国家规定填写;
4.“专转本”学生毕业时,按国家有关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执行。
十一、监督和保证
1.学院严格执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专转本”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和规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及时公开选拔结果;
2.学院成立“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纪检监察组”,加强对“专转本”招生工作的纪律约束,负责监督各项政策和规定的实施;
3.监督电话:0514-87993979
十二、招生咨询方式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招生就业处
电话:0514—87993999、87994013、87993666
传真:0514—87994026
学院网址:http://glxy.yzu.edu.cn/
招生网址:http://glxy.yzu.edu.cn/col/col6695/index.html
通信地址:扬州市邗江南路199号
邮编:225000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2020年“专转本”各专业录取统计表
科类 |
专业名称 |
计划数 |
省控线 |
投档线 |
文科类 |
法学 |
100 |
218 |
218 |
广播电视学 |
60 |
222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5 |
237 | ||
汉语言文学 |
170 |
250 | ||
护理学 |
20 |
222 | ||
会计学 |
60 |
242 | ||
旅游管理 |
55 |
238 | ||
市场营销 |
60 |
235 | ||
理工科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100 |
147 |
18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5 |
147 | ||
护理学 |
20 |
147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5 |
150 | ||
环境工程 |
50 |
147 | ||
会计学 |
60 |
224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95 |
163 | ||
旅游管理 |
15 |
184 | ||
软件工程 |
80 |
211 | ||
市场营销 |
25 |
196 | ||
水利水电工程 |
30 |
150 | ||
土木工程 |
65 |
189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0 |
147 | ||
园林 |
60 |
156 | ||
制药工程 |
40 |
164 | ||
英语类 |
英语 |
100 |
213 |
218 |
扬州大学简介:
扬州大学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地址是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0514-87991290。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1992年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扬州大学的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后成为南通学院的一部分)。原江苏农学院和扬州师范学院便是在南通学院农科和通州师范学校文史科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参与合并的其他4所高校也均有50年以上的独立办学历史。扬州大学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全校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1000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380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6000多人。现设有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法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体育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兽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医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和公有民办的广陵学院等24个学院,92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全校现有教职工4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50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0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97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9人,博、硕士生导师748人。作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点21个、硕士点122个、博士专业学位点1种、硕士专业学位点5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级重点学科7个,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8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院1个,科学研究机构81个,教学实验中心37个。学校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1.2亿多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位居全国高校前40名、江苏高校前列。“九五”以来,共有3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与我校共同完成的“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首,由我校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我校教师主持的一项成果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成绩同样喜人,学校的“农科教三结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苏北基地为中心,辐射苏中、苏南的格局,在服务“三农”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对外交流活跃。校园占地面积42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22多万平方米;8个校区位于市区中部,首尾相连。全校固定资产总值16.7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7亿元,图书馆藏书325万册。拥有实验工厂、实验农牧场、动物医院、附属中学等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以及设备完善的临床医学院。学校注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10多个国家(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包括接受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和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资格。合并办学10多年来,学校走过了一条“联合——合并——调整——提高”的改革发展之路。建校之初,我们走的是联合办学的道路;从1995年上半年起,学校由松散型联合转变为实质性合并。1998年,学校按学科群重组了13个二级学院。2002年之后,基于学科建设需要的原则,学校又进行院系的局部重组,学院数由原来的15个增加至24个,构建了扁平化的组织体系,减少了管理层次,理顺了内部关系,提高了运行效益,为学科、专业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态势,校党委被江苏省委表彰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承传历史辉煌,谱写改革华章。已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扬州大学,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2005年5月,扬州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认真总结合并办学经验,全面规划未来发展蓝图,确立了“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努力实现由“大校”向“强校”、由“改革名校”向“质量名校”的新跨越!在新的征程中,扬州大学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改革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学校,阔步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