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2021年专升本自荐考生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实施方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1年专升本自荐考生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实施方案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字〔2021〕3号)要求,为做好自荐考生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分管校长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以下简称“专升本”)自荐考生专业综合能力测试领导小组,负责我校专科升本科招生考试个人自荐考试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目标要求
通过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了解掌握自荐考生专科段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的综合水平,确定是否能够满足后续本科段学习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需求。测试合格者可以报考我校相应专业。
三、测试对象
符合山东省2021年专升本报考条件的自荐考生,且专科段所学专业(类)符合《山东省2021年专升本对应专业指导目录》要求(见鲁教学字〔2021〕3号)。
学科门类 |
招生代码 |
本科招生专业 |
对应专科专业(类) |
医学 |
100501K |
中医学 |
中医学、中医骨伤 |
医学 |
100502K |
针灸推拿学 |
针灸推拿 |
四、报名办法
自荐考生只能选择我校一个招生专业报考。本次测试不收取报名、考试费用。
(一)报名时间:2021年3月9日9:00—3月10日12:00
(二)报名网址:专升本自荐专业综合能力考试报名
(三)报名确认:将报考我校的考生信息与全省专科应届毕业生数据库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可以参加我校测试。
(四)生源证明:根据教育厅要求,招生高校需审核考生公共外语课语种、审核考生专科学习期间有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及是否解除情况。3月12日前,考生需将加盖学校公章的《生源学校证明》(见附件)扫描件(邮件名和文件名均为:毕业学校名称+学生姓名+身份证后六位。)发送至邮箱:sdutcmzb@126.com。
五、专业综合能力测试
(一)测试时间和地点。
测试时间:2021年3月20日。
测试地点: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大学城校区)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4655号
准考证打印时间:2021年3月17日9:00-18日12:00。
考生请于规定时间登录我校普通本科招生信息网(准考证打印网址)打印准考证,测试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二)测试方式。
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采用线下测试。
(三)测试科目。
招生代码 |
招生专业 |
专业科目1 |
专业科目2 |
100501K |
中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中药学 |
100502K |
针灸推拿学 |
六、成绩公布
2021年3月22日在学校普通本科招生信息网公布测试结果。学校根据相关专业本科阶段学习需要确定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合格标准为:测试各科目成绩均为60分(含)以上。
七、注意事项
1.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准考证、《生源学校证明》(原件、加盖公章)参加专业考试,证件不全或不一致者不准参加考试。
2.考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考试流程参加考试,不得提前或延后。未在规定时间参加考试者,视为自愿放弃测试资格,一律不予补考。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一律不得进入考场。
3.参加笔试考生,除应自行准备好考试必需文具外,其他物品(包括手机、手表、其他电子设备、涂改液、修正带,书本及学习资料等)禁止带入考试封闭区。考试过程中须全程佩戴口罩。
4.考生严格考试流程参加考试,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服从工作人员指挥;违反规定者,取消考试资格。考区内严禁使用通讯工具,违反规定者按作弊处理。
5.凡有作弊者,我校将取消专业综合能力测试资格,并将作弊材料上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作弊行为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处理。
咨询方式:
招生咨询热线:(0531)81650251 18354122627
招生监督电话:(0531)89628028
山东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
2021年3月8日
山东中医药大学简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地址是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0531-82613577、89628251。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医药科大学、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之一。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最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最早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最早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学校秉承“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发挥中医药优势,狠抓内涵建设,逐步形成“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强化实践”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敦厚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鲜明特点,有多名学生获得“全国三好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学校致力于高水平特色名校建设,2007年由济南市历下区主体迁入扁鹊故里——长清,总占地1829亩,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7087.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10万册、电子图书47万册。学校设置13个二级学院,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2所教学医院、50余处临床教学基地和10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及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大医精诚,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拥有21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理、文、工、管等学科门类;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硕士点,硕士点涵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全部二级学科,并开始向周边学科渗透;拥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临床医学、中药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截至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近21000人,其中本专科生18100余人,研究生近2600人。学校与近30所国外知名大学、医疗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有外国留学生、港澳台侨学生200余人。学校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300余人(含三所直属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76人,硕士生导师370人。1人荣获国家“国医楷模”的荣誉称号,2人荣获“国医大师”的荣誉称号,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药专家5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55人,山东省教学团队6个,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1个。学校坚持特色制胜、争创一流,形成一批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现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2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中医内科学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和制药工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3门省级精品课程。有1个国家卫生部技术准入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9个,有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学科8个,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重点专科10个、重点实验室24个。学校注重科技创新驱动,打造一流科研平台,取得丰硕成果。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和6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牵头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十一五”以来,共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102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化规范种植项目承担单位”。在建设高水平特色名校的征程上,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与中医药学科的核心地位,坚定不移实施富民强校基本方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强内涵、立特色、树品牌、促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