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升本>2022年宁波工程学院专升本招生章程

2022年宁波工程学院专升本招生章程

admin 专升本 2023-03-11 239
宁波工程学院2022年专升本招生章程

一、 学校概况

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办于1983年,是原联邦德国援建我国的四所应用型高校之一。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2010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首批建设高校,2021年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探索实施“科教产教双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研究与实践复合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二、 招生对象

(一)我省全日制普通高校高职高专应届毕业(毕业时间为2021年7月6日至2022年7月5日)。

(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三)身体健康,各专业身体要求按教育部等三部委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三、 招生计划

(一)专升本招生计划表

注:1.所有专业无英语要求。

2.就读校区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为本科院校联合高职院校培养,毕业时发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

(二)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要求

001 英语专业: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英语教育、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旅游英语的考生可报考。

002 市场营销专业: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为经管类专业的考生可报考。

003 物流管理专业: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为经管类专业的考生可报考。

004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材料工程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装备制造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考生可报考。

00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电机与电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的考生可报考。

006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应用、汽车智能技术、电子制造技术与设备、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声像工程技术、光伏工程技术的考生可报考。

007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材料工程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装备制造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考生可报考。

008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机与电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应用、汽车智能技术、电子产品营销与服务、电子制造技术与设备、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声像工程技术、光伏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系统与维护、信息安全与管理、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运行管理、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电信服务与管理、光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的考生可报考。

009 网络工程专业: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智能控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信息安全与管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运行管理、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光通信技术的考生可报考。

010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智能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的考生可报考。

四、 报名与填报志愿

(一)网上报名

符合条件的考生须在2022年2月21日9时至25日17时内,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报名系统,按要求如实填写报名信息,上传本人照片。

(二)志愿填报

每个考生可填报8个志愿,每个志愿包括一所高校和一个专业。考生只能选择一个招考类别,具体类别根据考生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按《对照表》确定,跨类别填报的志愿无效。填报前,考生须认真查看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简章和招生要求,确保本人志愿填报符合要求、入学后能正常完成本科阶段学业。医学、护理类等专业的具体报考要求和学制年限,由招生高校根据行业要求设定,在招生计划中予以明确。

(三)资格审核

2月26日至28日,相关高校对完成网上信息输入的本校考生进行网上资格审核;3月1日9时起考生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审核结果。

(四)缴费

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须在3月1日9时至2日17时登录报名系统,按照系统指引完成网上缴纳考试费,根据《关于普通高校专升本和“2+2”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复函》(浙价费〔2005〕17号),收费标准为110元/人次。逾期未完成缴费的,视为放弃报名。

五、 考试

(一)考试科目

(二)各科分值:满分均为150分。

(三)考试日期:2022年3月26日,上午考高等数学、大学语文(9:00~11:30),下午考英语(14:30~17:00)。

(四)考试组织。考试由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管理,各设区市教育考试机构具体组织实施,考点设在设区市。考生于考前一周内登录报名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前1天,考生可熟悉考场。

(五)命题评卷。由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公布成绩时间为4月中旬。考生如对成绩有疑义,可在成绩公布后三个工作日内,登录报名系统进行成绩核查申报。成绩核查限报一科,只查漏评、误评,积分及统分差误,不查评卷的宽严。成绩核查申报截止后一周,考生可登录报名系统查看成绩核查结果反馈。

六、 录取

录取工作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招生高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的体制。

(一)划定最低控制线

评卷结束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各类别计划的一定比例,分别划定录取最低控制线。

(二)投档办法

按8个招考类别分别对考生总分排序,并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志愿(高校+专业)顺序检索,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高校和专业,即投档到该高校该专业。投档比例原则上为1∶1,同分考生一并投档。

(三)学校录取

我校根据招生计划,严格按省有关规定制定工作细则,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考生高职高专就读的高校于2022年7月5日前审核确认拟录取考生高职高专毕业资格,并报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复核,不能如期毕业者取消录取资格,我校按审核通过的名单办理录取手续,并寄发录取通知书。

七、 学籍管理

(一)报到注册和学籍管理

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和2022年7月5日前取得的普通高校高职高专毕业证书原件报到注册,缺一不予报到。专升本学生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制两年。

新生可凭“录取通知书”办理户籍迁移手续。学生入学后不允许转学、转专业。毕业时发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学习起止时间按入本科实际时间填写,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二)入学资格复查

新生入学后,我校进行全面复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报到条件和录取标准以及弄虚作假、违纪舞弊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三)档案管理

考生档案由考生所在学校寄送宁波工程学院招就办,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201号宁波工程学院东校区行政楼111室,315211,0574-87616065。

其他规定详见《浙江省2022年选拔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工作实施细则》。

八、 近两年我校专升本录取分数线

九、 联系方式

招生热线:0574-87616666

招生QQ群:161483233、161835974

招生网址:https://zs.nbut.edu.cn/ 可以查看历年招生章程、查询历年录取数据等信息

电子邮箱:zsjy@nbut.edu.cn

宁波工程学院简介:

宁波工程学院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地址是宁波市风华路201号,邮编315211。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0574-87616666、87601828、87616616。

宁波工程学院简介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宁波市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83年。2010年,学院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61所试点高校之一。经过30年的建设,学院已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管理、经济、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本科院校。学院现有12个二级学院,36个本科专业,教职工1032人,在校全日制学生12642人。学院占地面积约19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馆藏图书124万册。学院管理规范,治学严谨,校风优良,环境优美,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和宁波市文明单位等称号。学院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立足宁波,面向浙江,辐射全国,力争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服务地方、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学科专业建设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突出重点、特色优先,合作共建,目标导向”的原则,坚持“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全面实施“5+5教学质量工程”,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个专业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学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建设和优势专业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精品课程8门,市级重点建设专业、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共10个。人才培养学院以培养具有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应用开发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积极践行“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注重优秀特色学生培养,着力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培养本科生,与太原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学院全方位、多层次构建高格调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我校学生在各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2012年共获得国家级竞赛奖106项,省、市级竞赛奖245项。毕业生专业技能扎实,综合能力强,深受地方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几年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师资队伍实施“聚英100计划”和“育英100工程”,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革人才建设与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0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6人,副高级职称185人,博士219人,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例超过31%,硕士及以上超过76%,副高以上职称近35%。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26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7人,宁波市突出贡献专家2人,领军拔尖人才32人,高校名师12人。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学院不断加强科研基地和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2012年,学院新增国家级项目12项,省级项目18项,科研经费4731多万元,公开发表论文447篇,其中三大检索136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29部,获专利授权43个。学院积极开展“双合作”工程,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联通公司合作共建研究中心和专业实验室。目前学院有产学研战略合作企业68家,与企业共建专业实验室及工程中心20个。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强化外向型办学特色。学院早在1984年即与亚琛应用科技大学结对,是全国四所中德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之一;2008年成为浙江省唯一实施国家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与美国开展合作办学和学历教育的学校。2010年,学院还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共同举办会计学专业教学,全部课程均可在国内完成,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两所大学颁发的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并可免试赴美读研。2012年3月,学院与同济大学合作在杭州湾新区筹建汽车学院项目正式签约,推动我校的教育国际化又向前推进一大步。目前,学院已先后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近30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交换学习、实训实习、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学习项目。校园文化学校坚持以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新生节、科技文化艺术节、文化讲座等活动形式,营造学风校风优良,历史积淀厚重,文化品位高雅,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开设了科学、人文、经济文化三大讲堂,近年来邀请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近百名知名学者来校讲座,与师生交流。学校开设有音乐、舞蹈、演讲等各类人文素质选修课,有各类社团百余个,每个学院每年各自开展“一院一品”特色文化节活动,从多方位满足了广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升人文修养,发展兴趣爱好的需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