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升本>2021年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专升本《安全学原理》考试大纲

2021年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专升本《安全学原理》考试大纲

admin 专升本 2023-03-11 251

《安全学原理》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专升本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安全学原理》是所有报考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21年普通专升本安全工程专业考生必考的专业综合课。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基本要求
注重考查考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及其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对本课程有关的名词、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正确记忆。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和解释有关现象,运用有关理论说明现实问题。


第一章 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1. 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2.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 安全科学的由来及发展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安全的定义
(2)安全科学的定义
(3)安全指标的定义
(4)危险的定义
(5)危险物质的定义
(6)事故的定义
(7)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8)安全工程的定义
2.理解
(1)安全的基本特征
(2)人类对安全的认识过程,五个阶段
(3)本质安全化
(4)安全评价的定义、对象
(5)固有危险度
3.应用
(1)安全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对安全科学的发展的认识、理解
 

第二章 安全观

一、考核知识点
1. 安全观的历史演变
2. 安全本质及安全第一原理
3. 安全观的价值所在及其核心体现
4. 安全价值观
5. 大安全观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大安全观的定义
(2)安全价值的定义
(3)安全第一原理
2.理解
(1)大安全观的概念
(2)安全的本质
(3)安全的规律
(4)安全第一原理
(5)安全价值的主要内容
(6)科学大安全观的内容
(7)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的必要性
3.应用
(1)安全观的价值和核心所在
(2)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的关系
(3)提高安全价值的方法
(4)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的时代背景、内容以及为什么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
 

第三章 安全认识论

一、考核知识点
1. 安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安全与事故的关系
2. 事故的基本概念
3. 事故模式理论
4. 事故的预防原则
5. 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事故的定义
(2)工伤事故定义
(3)死亡
(4)重伤
(5)轻伤
(6)按事故原因分类的工伤事故20类
(7)事故的基本特征
(8)事故的几个属性
(9)海因里希事故控制3E原则
2.理解
(1)安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3)事故的基本特征
(4)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5)能量意外转移理论(能量意外释放论)
(6)轨迹交叉理论
(7)事故法则(海因里希法则1:29:300)
(8)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
(9)事故预防的具体原则
(10)安全与事故的关系
(11)典型的事故模式理论
3.应用
(1)按照企业职工受伤害的严重程度以及受伤人数对事故进行分类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等级
(3)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人的原因、物的原因、管理原因、环境原因、事故处置情况)
(4)应用能量意外转移理论预防伤亡事故
(5)事故的报告流程
 

第四章 安全方法论

一、考核知识点
1. 本质安全化方法
2. 人机匹配法
3. 生产安全管理一体化方法
4. 系统方法
5. 安全教育方法
6.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2)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3)系统的定义
(4)系统工程的定义
2.理解
(1)全面的安全管理
(2)系统的四个属性
(3)安全教育的原则的
(4)本质安全
(5)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3.应用
(1)本质安全化的几种措施
(2)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3)防止物的不安全状态
(4)安全教育的几种方法
(5)会应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第五章 安全社会原理

一、考核知识点
1.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
2. 安全法规与安全生产及基本要求。
3. 安全法规
4. 安全生产及基本要求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安全文化的定义
(2)企业安全文化概念
(3)安全生产方针
2.理解
(1)安全文化的基本功能
(2)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
(3)安全法规的功能
(4)安全法规的规范作用
(5)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3.应用
(1)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2)安全教育与安全文化的关系
(3)普及大众安全文化应做的工作
(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及意义
(5)消防安全常识
 

第六章 安全经济原理

一、考核知识点
1. 安全投资与生产投资的关系
2. 安全投资与安全效益
3. 安全效益评价
4. 职业伤害事故经济损失规律与安全经济决策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安全投资概念
(2)几种安全统计指标
(3)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
2.理解
(1)安全投资的来源
(2)影响安全投资的因素
3.应用
(1)提高安全效益的途径
(2)安全投资和安全效益的关系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法
闭卷,笔试,考试时长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200分。
二、试卷内容比例
第一章20%、第二章15%、第三章20%、第四章20%、第五章15%、第六章10%
三、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50分、判断题50分、名词解释题15分、简答题50分、论述题35分。


Ⅳ.参考书目

《安全学原理》(第三版),林柏泉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18年出版。

广东海洋大学简介:

广东海洋大学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地址是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海大路1号广东海洋大学。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0759-2396115。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学校坐落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现有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大道43号。校园总面积4892亩(其中湖光校区4083亩),依山面海,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三大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海洋和水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我国南海之滨唯一的海洋大学,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国家、省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97年1月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为海洋大学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四位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和汪洋同志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三位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欧广源、李容根、刘昆同志和现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邓海光同志先后担任学校董事会主席。学校设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中歌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点;67个本科专业,39个高职高专专业。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水产2个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其中5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门广东省精品课程、3门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9万余人,独立学院1.6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3万余人。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教职工1914人,其中专任教师1319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556人、博士学位者279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26人;“双聘院士”3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人;先后有105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现有6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3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现有8名教授受聘为教育部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校教学科研平台优良。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珍珠养殖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等7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69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和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5.8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56万册(含电子图书80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2.75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2.4亿元。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学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建校79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10多万名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卓佳、中国石斑鱼种苗人工繁育先驱王云新,农业部南海渔政局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2010年度海洋人物、中国水产总公司董事长吴湘峰,首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颖锋,第二届“中华杰出商业领袖”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富达时(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洪乐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精英。学校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和涉海等行业,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力量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74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4项、省部级项目331项;科研经费总额达3.16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78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三等奖20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获2009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增强幼虾抗逆性和抗病能力的生物调控虾苗培育技术”项目获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马氏珠母贝夜荧光珍珠培育技术”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生物调控虾池水质环境的对虾生态养殖技术”、“几种蛋白质资源高值化利用的发酵技术研究与利用”2项目均获201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水产品加工及贮藏、杂交水稻育种、区域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海洋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3年,学校作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协助湛江市政府成功申请湛江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在学校技术力量的支持下,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为湛江打造“南方海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30多所高校、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