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转专业政策2023
转专业是指在上大学期间,学生可以更换自己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转专业一般情况下,学生要首先提出转专业申请,然后通过审核、测试或面试。有些学校会对转专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 要求很好的成绩 (如成绩在本专业前五名),还会 严格限制转专业的人数, 严格限制热门专业的人数。每个学校的转专业的情况不尽相同。211升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东北财经大学转专业政策如下:

东北财经大学转专业的政策如下:
我校学生入校后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调整专业:一、转专业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修订)(点击查看)二、辅修第二专业辅修第二专业:学生在修读本专业(主修专业)的同时,选择另一非本学院所设的专业修读,为辅修第二专业。第二学位教育:学生在修读本专业(主修专业)的同时,选择另一与主修专业学科门类不同的专业作为第二专业辅修,并加修授予该专业学位所必需的课程,为第二学位教育。第二学位教育在辅修第二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在第一至第二学期取得规定的课程学分、在申请前各个学期均能顺利修完应修学分,必修课平均分数不低于75分(含75分),并且没有重修记录;根据自愿的原则,可以申请付费参加辅修第二专业或第二学位教育学习。辅修第二专业通常要加修该专业约30学分的专业课程,第二学位教育则在辅修第二专业的基础上加修20学分的学位课程,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即总学分不低于50学分。获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者,若辅修专业课程考试合格并修满规定学分的,可以单独颁发辅修第二专业证书;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者,若符合第二学士学位条件,可以申请授予校内第二学士学位(证书非国家标准格式)。此外,根据《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跨校辅修管理办法》,我校学生可以参加大连市其他高校开办的辅修专业的学习。三、行为金融学实验班为了使学生能够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增强学生通过运用不同学科背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乃至创造知识的能力,东北财经大学于2008年9月成立了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Interdisciplinary Center for Social & Behavioral Studies),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汪丁丁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和中心主任。目前,中心下设行为金融学实验班,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四个培养层次。(一)教学特色中心推行的是“问题导向的跨学科教育”。跨学科教育强调社会科学知识在本土社会必须经过批判性思考才能划定其适用性范围,同时致力于寻求扎根于本土但具有全球意义的知识。中心每年从全校普通本科一年级学生中遴选品学兼优、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具备中国社会常识的学生进入实验班学习行为金融学方向课程,三年后择优保送攻读本项目硕士学位;硕士阶段,品行优秀、成绩优异者可提前一年攻读本项目博士学位。教学以“课程包”的形式围绕两大主题展开:“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越是根本性的问题带动的知识越全面,这两大问题的求解,要求学生跨越许多原本互不相涉的学科,并且通过这一过程,开发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独立解决重大问题时不可或缺的综合判断能力。中心设立“行为导师”,帮助学生明确人生规划,理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和行为方式并强调知行合一。(二)培养方案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广泛地将心理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通过分析市场中的系统性偏差和异象,寻找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决策行为特征,并利用社会和心理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在跨学科中心学习期间,本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可分为基础类课程和扩展类课程。其中,基础课程可分为经济学和金融学两类,各又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再各自分为理论和应用两类。于此八门课程之外,另设四门行为及心理学课程。扩展课程可分为公司、银行、政府三类,各又分为社会、财务、管理三类。另外,中心每年举办影响广泛的跨学科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重要学者分享学术观点和研究心得,为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问题提供广阔视野。另外,专题讲座也让学生近距离与大师交流,体会跨学科教育魅力。(三)毕业生去向多数毕业生就业领域集中在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大型企业财务部门,部分进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多位同学考取了北大、人大、南开等知名高校的财经类专业的研究生;多位同学赴美国、英国、荷兰等国高校深造,并在跨国公司从事金融、财务和审计类工作。目前跨学科中心已招收六届学生,在读学生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好评。2009年11月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以《东北财大教改试验田促学生成长》为题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2012年9月13日《光明日报》以《问题导向的跨学科教育——东北财经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题再次报道了跨学科教育,该文还被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新闻网等转载。具体信息请登录我校社会与行为跨学科研究中心网站(http://icsbs.dufe.edu.cn)。
东北财经大学简介:
东北财经大学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尖山街217号。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院校。学校电话是0411-84710259 84710258。东北财经大学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东北财经学院,由东北财政专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东北计划统计学院及东北人民大学财政信贷系、会计统计系合并组建,校址在沈阳。其后,东北商业专科学校、东北合作专科学校,东北人民大学的工业经济专业和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的工业统计、工业会计两个专修科,并入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1959年,原东北财经学院的主体,即计统系与财政系,以及部门经济专业的一部分教师从辽宁大学迁出,与位于大连的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辽宁财经学院是文革期间全国唯一完整保留的财经类本科院校,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学校曾由国家高教部、教育部,东北人民政府和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2012年,东北财经大学成为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东北财经大学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连市星海公园西侧。整个校园由主、辅两个校区构成,总占地933.27亩。截至2014年10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891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2411人,硕士、博士研究生5927人,留学生572人,有教职工1882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北财经大学就因校园恬静、优美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大连市人民政府分别命名为“绿化先进单位”、“优秀花园式单位”。进入21世纪,学校又因校园“绿化”被大连市人民政府授予“绿色大学”称号,在大连市获此殊荣的四所高校中排名第一,2012年获得“大连市青山工程建设绿化先进单位”称号。东北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突出优势和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均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13%的行列。在现有各学科中,产业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及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国家级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数量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中的22个二级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6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77个一流特色学科,其中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4个学科入选第一层次,占16个第一层次学科的四分之一,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入选第二层次。东北财经大学现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财政学、统计学、税务、保险学、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等九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有7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含法学、非法学)、金融硕士、保险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审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翻译硕士等1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MBA学院在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全国MBA教学评估中排名第二,MPA教育中心是全国财经院校第一所正式办学院校,MPAcc教育中心是全国19个试点单位之一。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和统计学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此外,学校还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两种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形式,学校是首批教育部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网络教育学院是全国68个试点单位之一和10个首批评估单位之一,继续教育学院是辽宁省优秀教学单位。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五个学科门类中,学校均具有教授职称评审权;在已设立的博士点中,学校均具有博士生导师遴选权。东北财经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依托办学优势及办学特色,不断研究和探索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改革,通过招收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各层次学生和国外留学生,以及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等特殊录取方式选拔各类特色生源,实现生源结构多样化、人才培养精细化、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学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高标准建设师资队伍、高标准建设教学基本设施、高标准建设专业与课程、高标准实施教学管理,本科教学工程成果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奖数量在全国财经高校居于前列。学校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协同育人、一切服从育人,高标准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高标准组织学生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注重通过独具特色的课外教学、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卓越财经人才。多年来,东北财经大学的毕业生以“理论功底扎实,适应与操作能力强,富有团队与创新精神”为整体特征广为社会各界认可与好评,数以万计的“东财人”已成为我国经济管理领域、官产学各界栋梁之才。东北财经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注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目前,学校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以上重点研究机构及科研平台17个(其中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其他类别重点研究机构5个),校级科研机构32个,有辽宁省省级创新团队13个。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是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国家一级出版社。多年来,学校立足科研资源与智力优势,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导向,积极服务地方、区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财经智库。自2009以来,学校连续6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量名列辽宁省高校前列。东北财经大学于1994年就开始提出并启动国际合作办学,并逐步形成“高标准、国际化”的办学思路。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系统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和国内外的教学资源,逐步实现教学语言国际化、教材选用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学生来源国际化、教师资源国际化、教学管理方式国际化。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截至2014年9月,学校已与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的96所大学、6个国际机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友好合作关系,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开展“留学不出国”的全日制本科与研究生教育,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双校园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南缅因州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并不断发展实施交换学生项目、师资交换项目,开发国际合作科研平台,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化质量与水平。建校以来,东北财经大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科体系不断优化,师资队伍不断充实,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成果不断增加,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多年来,学校本科生录取分数连年居于辽宁省前3名、东北三省前5名。学校遵循“博学济世”的校训,正向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突出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迈进。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的东北财经大学转专业政策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下一篇:安徽:高招录取批次为何大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