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转专业政策2023
转专业是指在上大学期间,学生可以更换自己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转专业一般情况下,学生要首先提出转专业申请,然后通过审核、测试或面试。有些学校会对转专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 要求很好的成绩 (如成绩在本专业前五名),还会 严格限制转专业的人数, 严格限制热门专业的人数。每个学校的转专业的情况不尽相同。211升学网为大家整理了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转专业政策如下: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转专业的政策如下:
我院关于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转专业的政策如下:,完全依据国家及吉林省有关部门政策执行。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简介: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祉大路1016号。该院校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院校。学校电话是0431-82684666。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简介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1999年经原吉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是长春工业大学和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2005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状态专项评估,评价是“专家办学,注重投入,重视质量,管理规范,德育特色”。2008年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院现有在校生9300余人,逐步形成以工科为主体,工、管、经、文、法、艺六大学科门类,31个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院实行公有民办体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办学思想,具有培养奉献和创新精神强、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由于学院办学成果显著,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媒体的广泛关注,2010年5月12日,吉林日报在显著位置,整报以《一位非凡“老头”和一所特色大学》为题,报道了学院“坚定走改革创新,质量第一,特色兴校之路”的事迹,香港大公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网吉林频道也作了转载和相应报道。2011年6月13日,吉林日报用整版以《“陈坚奖学金”诞生在一所特色大学》为题予以报道,中国教育报也作了相应报道。2012年5月吉林日报正版以《立“特色”大学、育“两强”人才》为题予以报道。中国教育报也以正版予以转载。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学院各专业均有名师和博硕等高学历人才担任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同时着重培养“双师型”教师。现有专任教师45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1名,占教师总数的48.6%;具有博士、硕士学历347人,占教师总数的76.3%。完善的办学条件学院坐落于享有“亚洲最大人工林海”美誉的净月旅游风景区,校园绿化面积占48.8%,环境幽雅,春华秋实,冬暖夏凉。学院已建成76个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汽车检测维修实训中心、1个电子/电气自动化实训中心、1个软件实训中心、3个大学生创新室和70多个校外专业实践基地;教学用计算机1700余台,每百名学生拥有18台;建有16000平方米图书馆,馆内藏书109万册,中外文期刊800余种,拥有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维普期刊数据库、《网上报告厅》等数据资源;建有标准400米塑胶运动场和多功能体育馆;2个学生餐厅及各省特色餐饮窗口;配有校园网络终端及电话的学生公寓;洗浴、美发、洗衣、超市、医疗服务中心、银行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两强”的办学特色奉献和创新精神强:学院建立并完善德育工作体系。以“六个养成”为目标,加强学风建设;以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奉献、诚信”的品格;以“开展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奉献”精神。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除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单项奖外,学院还设立陈坚奖学基金,用于激励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学院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专业特色,进行深度教学改革,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深度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实施分层分级教学模式,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技之长。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学院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训中心—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逐步实现与市场“零距离”对接。喜人的办学成果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的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转专业政策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下一篇:安徽:高招录取批次为何大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