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研资讯>上海外国语大学2023年接收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接攻博)的通知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3年接收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接攻博)的通知

admin 考研资讯 2022-09-15 490

各位考生:   根据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规定和我校具体情况,我校招收各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部分院系专业接受直博生报名,具体接收办法如下:   1.报考条件   (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2)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大学四年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3)考生需取得生源学校的普通推荐免试名额(不含支教团专项计划)。   (4)入学前需取得本科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   2.各项工作步骤   可获生源学校普通推荐免试名额的考生请按下表中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各项工作。   3.其他注意事项   (1)考试形式为1门专业笔试,1门专业面试 (考试均以基本能力为主,其他信息无可奉告),满分均为100分,专业笔试或专业面试成绩不及格者(60分以下),不予录取;在笔试面试成绩均合格的情况下,按总分(笔试100分+面试100分)高低进行录取。   (2)因受疫情因素等影响,本次推免复试采用远程视频形式,请进入复试的考生做好如下复试准备:   1. 用于面试设备:1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摄像头、麦克风和音箱。若使用笔记本电脑,请确保笔记本电脑电量充足。   2. 用于监控面试环境的设备:1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须带有摄像头、麦克风和音箱)。若使用手机,请提前与通讯公司确认流量,手机端同时开启wifi和手机流量。   3. 独立的复试房间,灯光明亮,安静,不逆光。   4. 远程复试平台为腾讯会议(https://meeting.tencent.com/),考生请提前安装并熟练操作。   5. 确保网络畅通,面试前关闭电脑、手机中所有可能弹出消息的程序(包括微信、QQ、闹钟等)。   6. 考生参加复试时,应自觉遵守考试秩序,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主动配合进行身份验证核查、面试环境检查等事项。   (3)在线面试开始前,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面试考场助理的要求登录远程面试系统候场;面试过程中不录音、不录像、不直播、不录屏、不投屏,复试过程中及复试结束后不以任何形式、任何途径对外发布、传播复试相关内容和信息,一经发现,取消复试成绩。   (4)以在线面试形式进行的研究生复试,效力与线下面试等同。面试过程由系统自动录像。考生应独立答题,不得借助他人和相关资料,不得使用与考试无关的任何通讯、电子设备,一经发现,取消复试成绩。   (5)考生一旦被拟录取为我校2023级推荐免试研究生或直博生,不得再参加全国统考,否则将取消推荐免试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6)申请人应保证全部申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供虚假信息的,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考生自负。   (7)招生工作期间,国家和学校如有制订和下达新的政策和规定,我校研究生院招生与综合办公室会及时通告,并遵照执行。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招生与综合办公室   2022年9月12日   附:上海外国语大学2023年硕士推免接收考试复试面试流程.pdf

上海外国语大学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位于上海市,地址是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50号。{985211},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021-55386006;021-55381647。

上海外国语大学简介上海外国语大学(简称“上外”、“SISU”),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筚路蓝缕,奋发有为,现已发展成一所培养高端国际型外语人才的多科性、国际化、高水平特色大学,蜚声海内外。历史承传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94年正式更为现名。六十余年书香翰墨、桃李芬芳,方重、陆佩弦、凌达扬、徐仲年等众多杰出的名家大师,荟萃于此,执教治学,开创并丰富着学校的人文传统。办学优势自建校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同类院校中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同类院校中唯一拥有两个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目前,学校已充分形成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教、经、管、法五大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多元并举,特色鲜明,共设有20个教学院(系)和3个直属教学部。近年来,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强化,在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培育])和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西欧语种群: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荷兰语)的基础上,又获准设立了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6个学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其中外国语言文学为A类)。此外,学校还拥有全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级翻译学院,该院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的全球最高评级,是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人才培养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层次齐备,现有38个本科专业,包括25个语言类专业(共22个语种课程)和13个非语言类专业;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下设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硕士(MBA)、翻译硕士(MTI)、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下设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学校正积极打造“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开设外语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推动多语种高端翻译人才、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无国界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应用经济学国际创新人才、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学校已陆续与新华通讯社、中国日报社、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第一财经传媒(CBN)、上海外语频道(ICS)等建立联合办学体系,并实施长三角高校学分互认计划。卓越研究学校立足多语种、跨学科综合优势,紧密对接国家与地区战略,积极承担“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双重使命,在中国语言学界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欧盟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外国文化政策”研究基地,为上海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分中心单位。学校的50余个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以语言政策规划、国际外交战略、涉外舆情研究为核心,已构建起较有规模的学术智库,为国家及地方部委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并涌现出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研成果。学校目前编辑出版11种学术期刊,在学界享有盛誉,其中《外国语》获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并被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LA)收录,是“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中仅有的外语类期刊。学校正不断加强外语学术特色网站建设,积极推进中文学术期刊的海外出版和中华学术精品的外译推广,努力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国际视野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开展对外交流的高校之一,建校之初就有外国专家在校工作。学校将国际化办学视为核心发展战略,既“请进来”又“走出去”,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青年学子放眼世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砥砺成长,充分吸收世界高等教育的优秀成果与先进经验。学校已先后与5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90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往来。学校依托长期教学实践与研究,编写出版对外汉语教材,积极推动全球文化交融。近五年来,每年有约40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来我校学习汉语和相关学位课程,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学校分别与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秘鲁天主教大学、匈牙利塞格德大学、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合作开设了7所海外孔子学院,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致力推广中国文化,沟通世界文明。校园设施上海外国语大学现有虹口与松江两座校区,总占地面积约为74.7公顷,文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中心馆之一,共设两个分部,现有馆藏纸本文献约92万册(其中逾半数为外文原版书籍)、电子图书110万余册、中外文纸本报刊2366种、电子期刊44722种、各类数据库50余个、自建特色文献库9个。为满足教学与研究所需,信息技术中心整合传媒资源及外语视听资料,已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数字音像教育资源库。学校拥有先进的办学设施,包括世界一流的同声传译系统以及卫星地面接收装置、闭路电视系统、无线网络系统、语言实验室等。社会服务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关注知识的习得、应用与传播,全心致力于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2012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教社)编辑出版各类著作教材1268种,其中重印书890种,重印率高达70.1%。《中国高被引指数分析》公布的2010年语言文字领域高被引频次最多的十种图书中,就有五种出自我校出版社,社会影响广泛。此外,上外师生的身影还经常出现在各类高端国际会议、体育赛事、艺术展演等重大涉外活动中,弘扬志愿精神,发挥学科特长,提供专业的多语言服务。作为一所以多元文化见长的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外语特长,并能够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使其成为面向未来的世界公民。建校60余年来,上外学子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