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指南>2017东北电力大学校历?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暑假?

2017东北电力大学校历?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暑假?

admin 学校指南 2023-11-26 270

211升学网小编为您整理了“2017东北电力大学校历?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暑假?”

2017东北电力大学校历?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暑假?

1、东北都有哪些大学?

1、东北电力大学:简称东电(NEEPU),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

2、哈尔滨理工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973”、“863”项目承担高校,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49年,原名阜新矿业学院,在六十年代初期经院校调整,成为当时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是原煤炭工业部隶属的两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4、长春师范大学(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师范大学。学校前身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建的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是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百余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先后易名为长春府学堂、长春县立师范学校、吉长道立师范学校、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二师)、长春师范学校。1958年市政府在长春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长春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学校获批为长春师范学院,2013年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

5、东北师范大学:1950年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易名东北师范大学。1958年划归吉林省管理,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重新划归教育部,复名为东北师范大学。

2、2017年东北电力大学什么时候放寒假

2017年东北电力大学寒假放假通知

一、学生的假期安排:

1、学生放假时间安排:1月16日(周一)——2月26日(周日)为假期,2月27日(周一)正式上课。参加重考的学生2月21日(周二)12:00前返校,不参加重考的学生2月26日12:00前返校。

2、学生重考时间安排:2月22日(周三)办理重考手续,2月23日——2月26日进行重考。

  二、教工的假期安排:

1月16日(周一)——2月21日(周二)为假期,1月14日(周六)、15日(周日)正常上班,2月22日(周三)起正式上班。

3、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

东北电力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7年博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公示 东北电力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

东北电力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7年博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公示 东北电力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

东北电力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7年博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公示 东北电力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

4、电力大学有哪些学校

全国电力大学共有:

1、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简称华电(NCEPU),校部位于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东北电力大学(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简称东电(NEEPU),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

3、上海电力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位于上海市,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4、河北水利电力学院(Hebei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HBWE),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河北省教育厅直属、与沧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华北电力大学在保定设立的分校区,与北京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华北电力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北电力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东北电力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电力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5、国家电网认可的学校

你好,思格教育根据往年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用数据分析发现,国家电网公司比较认可的学校大多为原电力部直属院校、985/211高校。

以下是2018国家电网之一批高校录用人数前50排行榜: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在北京、保定两地办学。虽然两个校区,但其实是一体化办学,两个校区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没有区别。

华北电力大学是211院校,被称为“电气二龙”之一,是教育部与国家电网等七家电力企业以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协会等单位同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的电气工程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国家重点学科。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是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6月29日合并组建。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所以三峡大学在电气领域有一定的地位。

学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上海电力学院

排名前三的上海电力学院,在福建却是二本招生,意外吧!但是由于其地理优势,每年在福建省的录取分数线并不低。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上海电业学校,根据学校官网,2018年1月,教育部公示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高等学校名单中,上海电力学院拟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

学校有上海市重点学科4门,全部都与电气相关: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清洁生产与节能、电力企业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电厂应用化学与环境保护。

东北电力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建立的之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

学校的电气类专业很强,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十二五”吉林省重中之重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等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福州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是在原电气工程系的基础上,经过学科重组后于2003年6月成立的。电气工程系的前身为福州大学电机系,创建于1958年,为学校建校首批设置的五个系之一。

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3个本科专业。学院是目前省内具有最完整学科领域与培养体系的电气学科和省内一流的控制学科。学院下设的“电气工程”是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

沈阳工程学院

别看这名字似乎有点普通,但学校前身是1952年建校的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1947年成立的东北团校,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组建沈阳工程学院。学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6、东北三省大学有哪些???

1、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

2、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曾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

3、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4、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5、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7、东北电力大学2017有哪些院系

东北电力大学相关信息,

可上学校官网查看。

有详细介绍。

祝你好运。

8、东北电力大学开学时间2022

2022东北电力大学开学时间是2022年8月22日。

8月25日上午,学校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专题研究2022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点对点精准掌握学生返校信息动态,有序错峰做实做细做好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守住底线,坚决杜绝校园疫情传播。

要完善学生返校后校园疫情防控相关制度,进一步优化教职工出行管理和审批制,确保物资供应,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保证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确保教学质量。

2022东北电力大学开学返校注意事项

1、根据防疫要求提前准备好核酸检测报告、健康码、行程码等。

2、携带足量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随身带一瓶手消毒液随时消毒。

3、规划好返校路线。尽量减少换乘,避免在中高风险区所在城市停留。

4、做好个人防护。与他人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尽量减少乘坐人员相对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

5、妥善保存交通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密切接触者调查。

6、如途中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告知乘务人员,配合相应的检查,并将具体情况报告给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东北电力大学

9、英语写作大赛报名入口在哪里?

批改网学生登录入口官网:

一.活动宗旨及目的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展现我校大学生的英语风采,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开拓其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素养,现举办东北电力大学第七届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暨2019“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选拔赛。

二. 报名参赛事项

1. 所有报名参赛选手必须在大赛官网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参赛选手在大赛网站的注册账号与密码将作为参加复赛和决赛时登录大赛系统的重要认证信息。没有注册的选手无法参加初、复、决赛。

2. 报名时间:9月28日至10月7日

3. 报名方式:选拔赛报名采取自愿报名、导师推荐的方式进行,其中具体名额分配如下:全校2016、2017、2018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合班为单位每班推荐1名学生参赛,英语专业以自然班为单位每班推荐2名学生参赛。

2019级新生(本科生、研究生)无名额限定,凡自愿报名的同学请加入QQ群887977767。

三.具体比赛安排

初赛

初赛时间:10月8日至10月10日(截止至10月10日19:30分)

初赛内容:通过句酷批改网平台进行“线上初赛”,要求在40分钟内完成。参赛学生需提前登录批改网(pigai.org)注册后方可参赛。初赛开始后,进入比赛官网(hd.pigai.org/hd/neepu2019),点击右上角“马上参赛”进行参赛,或登陆批改网后直接搜作文号“1437255”进行答题,注意:本次作文只能提交一次,严禁抄袭。

初赛结果:根据成绩评选出参加决赛的学生名单(120名)。

决赛

决赛时间:10月11日11:40分。

决赛地点:老图书馆八机房。

决赛内容:通过句酷批改网平台进行“线上复赛”,要求在40分钟内完成。

决赛结果:根据成绩评选出特等奖,代表我校参加吉林省复赛。同时评选出东北电力大学第七届英语写作大赛一、二、三等奖若干名。所有获奖选手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备注:如有问题,

2016、2017、2018级同学请查询外国语学院网站或咨询本班英语老师;

2019级新生请查询外国语学院网站或咨询外国语学院办公室马老师,电话:64806657。

四、主办单位

东北电力大学教务处 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

10、「碎语杂记」大学那些事儿01——名字中带东北的大学

中国大学(含本科学院)的名字,常规做法一般是地域+学科+大学(或学院),综合性大学可不含学科字段,如山东大学,菏泽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等。

按大学名字中代表地域的字段分,中国的大学大致有六类。

之一类是全国区域概念。比如中国海洋大学、中华女子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第二类是大区(比全国小、比省大)区域概念。就是以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开头的大学,比如东北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一些以东华、西华、南华、北华、东南、华南、北方、南方、中北等。

第三个是省级(含省的别称及比省小比比市大)区域概念。比如北京大学、辽宁大学、新疆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鲁东大学。

第四类是城市(或地区)区域概念。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石河子大学等。

第五类是更小的地域概念。比如西湖大学、燕山大学等

第六类不含地域概念(等同于全国概念)。比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石油大学、地质大学

一般人往往认为,大学名字的地域概念往往越大越好,全国比大区大,大区比省大,省比市大,越大越响亮,影响越大,实力越强。

这样认为,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也不是非常准确,具体情况,还得看具体学校。

中国大学名字之复杂甚至混乱,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名头很响的大学,往往是根红苗正,出身高贵,比如说,名字中带有中国和华东华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学校,往往现在或历史上曾经是中央部门所属院校,财力实力影响力更大一些。

但也不完全如此,很多以城市命名的学校要比用省命名的学校高好几个档次,比如说哈尔滨工业大学,就比黑龙江省用东北和黑龙江命名的学校办学实力和影响力强。

名牌大学、老学校当然没问题,比如清华、比如复旦、比如南开,不说大家也知道在哪里,有些影响力不大的和新合并的学校,起了个很大的名字,还真说不清从哪来的,现在在哪里。

作为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填报志愿,真需要认真研究研究,平日多积累些这方面的知识,以免被学校名字误导。

另外,网上很多人鼓动大学升格更名,也是动辄提出些做大做强的建议,比如建议成立中国某某大学,改名华东某某大学,甚至有人建议曲阜师范大学改名孔子大学,其实去年教育部就制定印发了《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高校名称原则上不得冠以“中华”“中国”“国家”“国际”等代表中国及世界的惯用字样,也不得冠以“华北”“华东”“东北”“西南”等大区及大区变体字样。

今后,这些很大的大学名字估计很少会出现了。

闲着没事,理一下带大区的那些大学名字,供大家参考,资料来自网上,错误谬误在所难免,请大家指正。

东北的地域概念应该是指辽吉黑东北三省,东北地区在共和国革命史建设史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高等教育发展发展也很强势,有些大学,办学实力很是强悍。

搜了一些,名字中带东北大学大约有7所,辽宁2所,吉林2所,黑龙江3所。

东北大学就是原先的东北工学院,在辽宁省沈阳市。原先隶属于冶金部,现在划归了教育,老牌国家重点名校,著名的“八大工学院”之一,211、985双料名校,国家“世界双一流”建设学校(B类),影响力较大。

东北财经大学在大连,原先隶属于财政部,2000年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划转到辽宁省管理,是财政部、教育部和辽宁省共建学校,虽然不是211和985,但在全国财经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在长春市,是教育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之一(其余5所分别是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西南大学(西南师大)),是国家211工程学校,国家“世界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是全国更好的师范大学之一。

东北电力大学在吉林省吉林市,原先隶属于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总公司,2000年体制调整划转吉林省,曾经使用吉林电力学院、东北电力学院等名称,2005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在全国电力系统有很强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在哈尔滨,学校创建于1952年,原名东北林学院,隶属于原国家林业部。1985年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划归教育部领导。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11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列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

东北农业大学也在哈尔滨,学校创建于1948年,原名东北农学院,曾经隶属于农业部,后划归黑龙江省管理,是黑龙江省与农业农村部省部共建学校。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 是全国办学水平较高的农业大学之一。

东北石油大学在大庆,就是原先的大庆石油学院,1960年创建,当时的名称是东北石油学院,住在黑龙江绥化市下面的安达县(现在是安达市),1975 年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院校之一,原先隶属石油部, 2000年划转黑龙江省管理。同年由安达迁往大庆市,2010年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学校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从各学校网站摘录了部分资料,附后供大家参阅。

沈阳,211工程学校,985工程学校,国家双一流建设B类学校

历史上的老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1928年至1937年,张学良兼任校长,梁思成林徽因学成回国后曾到校创办建筑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办学。

1949年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改名为东北工学院,隶属国家冶金部管理,先后于1960年、1978年两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

1993年经当时的国家教委批准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1998年划转为教育部管理。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主校区在辽宁省沈阳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占地总面积2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4473人,其中专任教师2792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4人。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48000余人。

东北大学专业设置以工为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设有7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现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6650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国家科技奖励9项,省部级一等奖61项;获得国家专利3824项,其中发明专利3390项

(相关数据来源于学校网站,截止于2020年12月)

大连市,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共建

学校起源于1952建校的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与沈阳师范学院等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1959年原东北财经学院的主体专业从辽宁大学迁出,与位于大连的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1979划归财政部管理,2000年划转辽宁省管理。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共建高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650204.9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6余万人,其中本科生9631人,研究生5946人。现有全职教职工1778人,其中专任教师841人。先后有6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学校现有41个本科专业,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应用经济学专业评为A;工商管理、统计学2个专业评为A-;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为B+。

学校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6个)。

长春,211工程学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是1946年2月始建于辽宁本溪东北大学(不是那个东北大学),后在战火中辗转于丹东、通化、梅河口、吉林、长春、哈尔滨,1946年定址于佳木斯。1948年南迁吉林与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东北大学,开始探索正规化办学。1948年至1949年间,原沈阳东北大学、长春大学等校陆续并入,1949年迁至长春。

1950年东北大学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1958年下放吉林省,更名吉林师范大学,1978年重新划归教育部。1980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 “东北师范大学”校名。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2009年,承担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7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学生26997人,专任教师1671人,其中教授511人,副教授645人。设有22个学院(部),81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公布的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6个(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B类学科15个。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有特色、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吉林省吉林市,省重点大学

学校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沈阳电机高级职业学校,1955年由长春迁至吉林市。1958年升格为本科高等院校,定名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划归吉林省,2005年更名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近6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国家万人计划之一批人选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

学校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

哈尔滨,211工程学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省部共建学校

学校创建于1952年,原名东北林学院,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隶属于原国家林业部。1985年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划归教育部领导。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11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列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9463人、研究生6934人。教职员工近23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3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8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林业工程、林学2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4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1%。

“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奖励244项(其中一等奖23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80项(其中一等奖6项),获得授权专利4000余件。

哈尔滨,211工程学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省部共建学校

学校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黑龙江省与农业农村部省部共建大学。

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

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学校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17人,其中教授333人、副教授48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12人。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博士生导师297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286人,其中研究生5020人、本科生24 009人、外国留学生257人。

建校至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6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7项。

学校占地面积49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3.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15亿元。

(数据统计时间截止2021年3月)

黑龙江大庆市,原国家重点学校,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学校,省部共建学校

学校前身为1960年在松辽石油会战指挥部所在地创建的东北石油学院,1975 年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院校之一,1988年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建立分院,2000年划转黑龙江省管理。同年6月由安达迁往大庆市,2010年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

学校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有65个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程学2016年进入世界ESI前1%。

学校占地169.13万平方米,其中秦皇岛校区占地33.2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5.8亿元。教职工2188人,在编人数1915人,其中专任教师1313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02人,博士生导师141人(校内124人),双聘院士8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371人,其中本科生16149人、专科生5158人、硕士研究生2640人、博士研究生424人。

学校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数据更新日期:2021年8月)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的“2017东北电力大学校历?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暑假?”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