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研资讯>南京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近3万名

南京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近3万名

admin 考研资讯 2022-12-16 551

12月12日,我校召开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多部门协调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振林,校党委常委、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济林出席会议。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团委、本科生院、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纪检监察机构、资产管理处、保卫处、后勤服务集团、教育技术中心、校医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外语部、计算中心、研究生院等15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会。会议由研究生院副院长卞清主持。   周济林传达了教育部、江苏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重要指示。今年研考面临的形势较往年更加严峻复杂,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做好考试组织的各项工作;要认真总结往年研考成功经验,紧盯关键环节,全力以赴实现"应考尽考" "平安研考"的目标任务。   校长办公室主任杭祝洪指出,受疫情影响,今年研考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需根据疫情防控政策提前做足预案,以应对研考期间的突发情况;同时要关爱考生,为考生提供暖心服务,做好考前各项宣传指导工作。   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周珉介绍了最新疫情防控政策,解读了学校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的最新举措,提出学校应当完善疫情防控体系、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全力保障平安研考。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周威介绍了今年我校报考点情况及各部门在组织筹备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具体组织分工,并就今年各部门分工筹备中的关键环节与新变化做了重点介绍。各部门负责同志认真交流研讨,细化各项任务落实。   王振林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国家级考试,党中央和教育部领导高度重视。今年我校要严格落实国家及江苏省关于考试安全与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根据江苏省研考借考工作实施方案,受疫情影响,今年有百余名报考外考点的考生在我校借考,同时有数十名报考我校考点的考生借考至外考点,这对试卷运送、研考组考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希望与会各部门通力协作、相互配合、强化管理、狠抓落实,确保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的目标顺利实现。   今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人数持续高位,近3万名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其中近8000位考生将于12月24、25日分别在我校鼓楼校区、仙林校区参加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仙林校区和鼓楼校区共启用了近300个标准化考场,约600名教职工参加监考和考务工作。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地址是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邮政编码:210093。该院校是一所985院校,是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电话是400-1859680。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在国际国内享有广泛赞誉的百年名校,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全国高校前列,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现有鼓楼、仙林、浦口三个校区,占地5000余亩。即将投入使用的仙林国际化校区,将成为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崭新舞台。百年南大百年树人南京大学创建于1902年,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六朝古都南京,历经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次年迳名南京大学并沿用至今。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的文学院、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百余年来,南京大学俊彦云集,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李瑞清、吴有训、竺可桢、茅以升、柳诒徵、胡小石、陶行知、马寅初、李叔同、童第周、闻一多、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朱光亚等名家大师们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6位是南京大学校友。建国至今,由南京大学培养的中国两院院士和目前在校院士总数均居全国高校第三。学科齐全实力超群南京大学基础学科优势明显,文理综合特色增强,文理工医格局不断优化提升。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重点学科数居于全国高校前列。2009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在南京大学参加评估的28个一级学科中,23个学科名列全国高校前十。其中,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哲学、理论经济、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地质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工商管理17个学科名列全国高校前五,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3个一级学科名列全国高校第一。南京大学各个学科均有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名,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以上数据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0余年来,南京大学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8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40余项。2006年,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我国自然科学界科研成果的最高奖项,也是自1999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内地高校独立完成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据统计,自1997年至今被授予自然科学领域国家最高奖的5项成果中,有3项的完成人或第一完成人是南大校友。国务委员陈至立和刘延东都曾高度称赞南京大学是“最适宜做学问的大学”。特色鲜明教学卓越2008年4月,南京大学以19个二级指标全优的成绩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在全部44个评估观测点中,有43个取得了A级评价。学校认真实施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建设情况名列综合大学第三,建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4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获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拥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南京大学以培养未来各行各业创新拔尖的领军人才为目标,逐步形成了“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人才培养思路。面向2009级新生,南京大学将全面启用“个性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新方案”。在招生录取中,采取按院(系)和专业类招生,学生在专业分流与专业选择中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将人才培养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方向性培养三个阶段,构建出“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培养”新模式;课程开放度大大提高,由院士、教学名师等担任主讲的数十门小班教学新生研讨课和30余门高水平通识教育课程,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为专业学术性、跨学科复合型和就业创业型分别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人性化与多元化并举的培养理念与国际接轨。交流活跃迈向国际南京大学是国际交流合作最活跃、成效最显著的高校之一。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个高校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其中包括与哈佛大学等50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及20多所世界500强企业和基金会结成紧密型合作伙伴。开设了20余个长期学生交流项目,每年派出学生600余人次。此外,还有暑期交流等短期项目,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了接触世界各地文化的机会。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多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南京大学还合作创办了中加学院、南京-纽约学院、南京大学———南安普敦大学联合中心,采用2+2或3+X的联合培养模式合作培养本科生。南大仙林国际化校区的建设更是南大国际化办学历史上又一个里程碑。仙林校区地处南京国际高教园区,校区首批建设的中外合作机构就有: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办的南京纽约学院,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办的中加学院,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共建的“南京大学-南安普敦大学联合中心”,与美国、法国、德国有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合建的“南京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医学合作研究中心”,与法国巴黎第十二大学合建的“中法城市与区域科学研究中心”,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合办的“中德法学研究所”,与法国航天局等合作的“中法合作太阳爆发探测小卫星研究中心”等。南京大学还积极实践“走出去”的战略。去年年底,学校在法国阿尔多瓦大学成立孔子学院,这也是从2007年1月以来,继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孔子学院、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美国爱默里大学孔子学院后的第五所。同时,学校与德国弗莱堡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也正在实施中,这些合作大学大都是全球200强名校。南京大学的办学实力和美誉度也通过孔子学院向全世界展示。

标签: